(
课件网) 单元检测卷(五)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C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1.(2023·辽宁辽南协作校三模)春秋以前支付手段多用贝,至战国时期形成了布币、刀币、圜钱三大青铜货币系统。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来自实用刀具,圜钱可能仿自纺轮。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上述变化说明( ) A.商业功能转向逐利 B.青铜文明走向鼎盛 C.货币形态受生产力影响 D.民间支付多用铜钱 解析 春秋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交易的规模很小,所以自然货币成为主要货币形式,战国时期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源自农具形态的货币和金银铸币大规模出现,但是由于古代整体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使民间商品交易极少使用金银,依然以铜钱为主,故选C项;材料中对货币形态的描述主要立足于商品交易过程,所以材料始终强调的是货币的商业功能,排除A项;商周时期传统的青铜文明走向鼎盛,排除B项;民间以铜钱作为交易货币,是货币现象,材料主要分析的是产生现象的原因,而且明清时期,白银也逐渐货币化了,民间可以使用白银支付,排除D项。 C 2.(2023·湖南高二联考)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有《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这说明 ( ) A.《金布律》客观反映了现实 B.秦朝尚未实现货币统一 C.秦朝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并行 D.秦朝的市场管理较为完善 解析 据材料“《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可知,秦朝既有金属货币,也有实物货币,故选C项;“客观”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货币,而不是市场管理,排除D项。 C 3.(2023·甘肃高二期末)南宋初期,政府铸钱量日益下降,铜钱不断外流,同时市场上大量出现将铜钱熔铸为铜器出售和私铸劣质铜钱牟利的现象,政府为此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这( ) A.体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B.源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为纸币广泛流通创造了条件 D.宣告南宋政府的信用破产 解析 南宋初年铜钱外流、铜钱铸器造成南宋初年出现“钱荒”,而政府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出于市场需要,北宋时期已经出现的纸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故选C项。 C 4.[2023·福建福州八县(市)高二期末]下图是元朝纸币发行量统计图(单位:锭),这一统计图反映了( ) A.政治统一推动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B.货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C.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政局联系密切 D.民族矛盾的激化制约了经济发展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当时的重大事件对元朝纸币发行的影响,如“征宋”使“中统钞”发行量激增、云南起义使“至大钞”发行量大增,体现了货币发行与国家政局的密切关系,故选C项;1279年元朝才完成统一,而统计图中还包括元统一之前的时间,排除A项;材料是“元朝纸币发行量统计图”,没有涉及其他形式的货币,排除B项;统计图只提到了“民族起义”对“至元钞”的影响,无法得出民族矛盾激化制约经济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 B 5.(2023·山西晋中高二期末)16世纪后期,明政府出现“银荒”,因此1567年打破海禁政策,在福建省漳州府的月港开港,“准贩东西二洋”。截至1644年,从美洲输入中国的白银约合明制二亿两。白银的大量流入( )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为其成为法定货币奠定基础 C.推动产生新的经营方式 D.促使政府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解析 据材料可知,由于银荒,明朝政府有限度地开放海禁,使得大量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