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7995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00000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铁杵成针,PPT,26张,课件,二则
  • cover
(课件网) ———成长总能催人奋进 “深深浅浅的脚印, 写满成长的故事”。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李白知多少: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铁杵成针 本文选自宋代祝穆《方舆胜览·眉州》。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卒 zú ǎo huán féng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逢 卒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逢 卒 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1.借助注释 2.查字典 4.联系上下文 5.联系生活,补白文本 3.单字扩词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就在象耳山的山脚下。 联系生活,补白文本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间相传 没有完成学业 放弃学业离开了 译文:世间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 在磨铁棒。 注释 是:这个 方:正在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过:路过,经过 逢:遇见,遇到 单字扩词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老妇,老婆婆 问之,曰:“欲作针。” 说 想要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绣花针。” 联系生活,补白文本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要求: 1.找出事情发展的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同桌互相讨论。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象耳山,磨针溪 李白,老媪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逢老媪方磨铁杵,欲作针。 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磨成针, 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天资聪颖的人,也需要努力、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从对李白少时成长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学习需勤奋。 2.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凿壁偷光、韦编三绝、囊萤映雪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王有德———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王有德, 男,回族,1953年9月出生,宁夏灵武人。1973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党委书记、场长。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科学治沙的探路人”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有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他用30多年的时间,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筑起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