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8601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933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青岛,五四,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第3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66~67页信息窗 [教材分析] “认识立体图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的起始内容,也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系统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有着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教材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创意拼搭”活动,引入对“认识图形”这一知识的学习。通过“我们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圆柱和球呢?”等问题,引领学生经历拼搭、分类的过程,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抽象、想象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直观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平面图形,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实物和模型,以及拼、摆、摸、滚等操作活动,能对立体图形进行简单分类,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用自己的语言直观描述这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在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中,经历从实物到直观图形的抽象过程,会用简单的立体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与同学合作拼摆、分类认识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的积极关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直观描述这四种图形的特征。 [教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教具等。 [学具] 各种图形盒子实物、图形学具等。 [教学过程] 创意拼搭,引出课题 (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 师:创意拼搭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创意拼搭的世界,一起来搭一搭吧。仔细观察信息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1:他们搭了小车和机器人。 预设2:第三幅图搭了一个大门。 …… 师追问:是啊,他们的创意可真丰富。此时,你们能提什么问题呢? 预设:这些盒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 (二)学生创作,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拼搭一起来找找答案吧。请听拼搭要求(播放录音)。 师: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生介绍自己拼搭的作品。 追问1:你们在拼搭的时候,哪个物体最“调皮”呢? 追问2:为什么它最调皮? 师小结:是啊,球最调皮,这是它的特点,而其他的图形也各有特点,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图形宝宝交朋友,一起来认识图形。(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创意拼搭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领学生通过拼搭,初步发现并感悟个别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图形特征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分类 师:想要认识图形,首先要认识它们的样子。我们桌子上的学具又多又乱,就让我们先把它们分分类吧。 1.学生动手分类。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是怎样分类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分类情况,教师评价。 追问1:你能说一下,为什么这样分吗? 追问2:你真有想法。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有的同学将这些物体分成了两类,有的同学分成了三类,也有的同学分成了四类,他们都有自己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二)认识样子 1.回顾分类,整理发现。 师:你们发现了吗?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大家是怎样分类的。 预设1:第一种分法,分成了两类,一类可以滚动,一类不能滚动。 预设2:第二种分法是在第一种分法的基础上再把可以滚动的盒子细分成两类,一类是能前后滚动的,一类是能四处滚动的。 预设3:也可以把不能滚动的盒子分成两类,一类是能通过摆放方式改变自身高度的,一类是无论怎么摆放都不改变自身高度的。 师小结:虽然分类不同,但每种分法都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