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3800

13 唐诗五首 黄鹤楼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1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459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黄鹤楼 崔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能够背诵并默写诗歌 2.借助注释,整体感知古诗,赏析诗歌优美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3.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目标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 。唐朝著名诗人。 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曾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 。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 ,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去世。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及第,官至太仆寺丞 。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侧面,后期以边塞诗为主, 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 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曾使李白叹服。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 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 《黄鹤楼》:本诗为崔颢宦游到黄鹤楼时有感而作。诗人登临此楼,即景生情,萌生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这首诗也被人们认为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李白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与杜甫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与李白的小故事 初步感知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初读感知 初步感知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昔人:传说古代一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地乘鹤登仙 乘:驾 去:离开 空余:只剩下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初读感知 初步感知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旺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初读感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 初步感知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 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初读感知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初步感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