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古 诗 词 三 首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认识作者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他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早年他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终因没有得力的引荐,不得不在隐居与漫游中度过人生中大部分时间 初读古诗,划分节奏 宿 建 德 江 【唐】 孟 浩 然 移 舟/ 泊 烟 渚 , 日 暮 / 客 愁 新 。 野 旷/ 天 低 树 , 江 清 / 月 近 人 。 自主探究,了解诗意 自学要求: 1. 反 复 读 几 遍 这 首 诗 , 通 过 查 字典 、 结 合 课 文 注 释 理 解 课 文 中 重点 词 语 的 意 思 。 2.想 想 这 首 诗 大 体 写 了 什 么 ,把 不 理 解 的 地 方 划 出 来,小 组 讨 论 。 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客”是指谁? 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 “愁新”就是“新愁”,作者的新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 乡 之 愁 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天比树还低 月亮和人亲近 为什么天比树还要低?为什么月亮和人如此亲近? 孤寂、愁闷 因为此刻诗人孤身一人身处异乡,无人陪伴。他所看到的天比树还低,表现出他这时十分孤寂、愁闷。唯独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和诗人作伴。 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利用《宿建德江》这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认识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听录音,划分古诗节奏 感悟诗中的画面美 黑云翻墨未遮山 比喻,写出乌云之黑,雨势之急 白雨跳珠乱入船 感悟诗中的画面美 卷地风来忽吹散 突出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望湖楼下水如天 动静结合 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认识作者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温馨提醒 《西江月》是这首诗的 词牌名,不是 题目 ,这首诗的题目是 《夜行黄沙道中》 听录音,划分节奏 如果你能把每一句诗的意思弄懂就更好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感悟诗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