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93019

8.2《登高》 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1-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6288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登高,课件,35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起始课 年 级:高一 学 科:语文(统编版) 主讲人:田圆 学 校: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登高》 新课导入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这首诗歌,走进杜甫的心灵世界,领略他的精神风采,感知他的悲悯情怀吧! 登 高 杜甫 1、了解诗人杜甫及诗歌写作背景。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4、掌握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学习目标 诵读明意:先听老师朗诵。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zhǔ 杜甫 zhuó 正字正音(也可提问)   渚(zhǔ)清 霜鬓(bìn) 浊(zhuó)酒 全班齐读 填写杜甫资料卡片 字 自称 特点 所处年代 代表作品 评价 子美 沉郁顿挫 少陵野老 公元712-770,经历了“安史之乱”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知人论世 杜甫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沉郁”指思想内容。 “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音乐美。 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在洛阳遇李白,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此时,涉世未深,主要作品如《望岳》。 困居长安时期(35岁~44岁):先在长安应试,落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直到天宝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此时,忧国忧民,主要作品如《兵车行》《赴奉先咏怀》等。 陷贼与为官时期(45岁~48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此时,创作达到高峰,主要作品如“三吏”、“三别”等。 西南漂泊时期(49岁~58岁):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享年58岁。此时,思想深邃、诗风沉郁,主要代表作品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等。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简单了解)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杜甫55岁,身在夔州,登高临眺,写下此诗。因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结束了安稳生活,离开成都顺流东下,病魔缠身而滞留夔州。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但又有了藩镇割据,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一年的重阳节,诗人独自登高,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三年之后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