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94015

【新课标】4.3 读童谣 小鸭子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19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二年级,音乐,2012,教案,新课标
  • cover
读童谣《小鸭子》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小鸭子》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童谣。这首童谣旋律简单、节奏鲜明、歌词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童谣描绘了小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可爱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欲。通过学习这首童谣,学生可以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培养节奏感和表现力,同时增强对自然和动物的亲近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模仿能力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对音乐和动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已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能跟随简单的节奏拍手和唱歌。然而,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保持兴趣。部分学生在准确把握节奏和音准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学生们普遍喜欢表演和游戏,这为课堂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童谣《小鸭子》的音乐美,体会其轻快活泼的特点 培养对简单节奏型的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准确朗读并演唱《小鸭子》童谣,把握其基本节奏和旋律 学会用身体动作表现童谣的内容和情感 创意实践 尝试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小鸭子的动作 文化理解 了解童谣作为中国传统儿童文学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动物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童谣的节奏和旋律 理解并表现童谣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配合动作准确演唱童谣 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节奏伴奏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小鸭子图片或玩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和演唱,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模板 游戏法:设计节奏游戏和表演活动,增加课堂趣味性 小组合作法:通过分组活动促进学生互动和协作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小鸭子玩具或图片 节奏卡片 简单打击乐器(三角铁、小鼓、沙锤等) 钢琴或电子琴 《小鸭子》童谣的音频文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孩子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别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教师展示小鸭子玩具或图片) 学生:(兴奋地回答)是小鸭子! 教师:没错,是可爱的小鸭子。你们见过小鸭子吗?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呢? 学生:(踊跃发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小鸭子) 教师:真棒!看来大家都很了解小鸭子。现在,谁愿意来模仿一下小鸭子走路呢? 学生:(自愿上台模仿小鸭子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 教师:(微笑鼓掌)哇,你们模仿得太可爱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小鸭子的童谣,大家准备好了吗?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感知(8分钟) 教师:现在,我要为大家朗读这首童谣,请大家仔细听,看看能不能听出小鸭子走路的样子。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小鸭子,真可爱,走起路来摇摇摆。 一摇摆,两摇摆,摇到池塘去游泳。" 教师:孩子们,听完这首童谣,你们觉得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 学生:(积极回答)摇摇摆摆的!像左右摇晃。 教师:回答得真好!现在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读这首童谣,记住要把语音说清楚,语调有高有低哦。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童谣,直到大部分学生能够流畅朗读) 探究(10分钟) 教师:孩子们已经能够朗读这首童谣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它的节奏。看,这是童谣的节奏卡片。(展示节奏卡片) 教师: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个节奏。"小-鸭-子,真-可-爱"(边说边拍手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拍手,练习节奏) 教师:太棒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接力游戏。全班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句歌词的节奏,看哪一组能够最整齐、最有力地表现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接力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你们真厉害!已经掌握了童谣的节奏。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它的旋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