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94970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10-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757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3课
  • cover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一课。本 课囊括内容非常复杂,包括欧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并且在教学中有着承前启 后的作用,总结上一单元的古代文明,开启之后中古时期欧亚文明的教学。并且老师在授课时, 授课难度不宜过大,在导入时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内容并且在教学时辅以相关的图片等,引导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 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目标】 (1)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 知道中世纪混乱一面。通过观察示意图,提取信息,具体说明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形成的条件与特征,理解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分析材料,理解封君封臣制和农奴制展现的契约之光,人性之光。简要说明西 欧城市的兴起与王权国家的形成,并且认识到城市自治的特色和大学兴起。通过教会与王权的 对比关系,理解教会和王权有对立也有妥协合作。综合探究中世纪欧洲社会所隐藏的生机与活 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及其文明影响,知道《查士丁尼民法大 全》,并通过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的比较,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彰显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发展 的多元特性。(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4)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 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 人生理想。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以及城市和王权 的关系,说明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 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中古时期欧洲的多元文明面貌。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史料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中古时期的社会状况》。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拉近中古时期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展示空间地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时期的亚洲 古代美洲与非洲 展示时间轴: ( 东罗马 (拜占庭帝国395-1453) 500 早期 西罗马 (395-476) 1300 1500 晚期 罗马 帝国 中世纪 中期 1000 ) 中世纪概念:“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西方史学家一 般认为“中世纪”是从公元476年至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 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 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亳无希望的痛苦中, 加之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因此,他们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 把中世纪看作“黑暗”时代的观念,特别是把这时期整个世界都看得———团漆黑的偏见, 早已受到史学家们的质疑和订正。 首先,从世界范围看,在西欧以外地区,文明还是在发展。 其次,就是从西欧本身来说,中古时期的欧洲既是欧洲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承 接欧洲古典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桥梁。因此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是有一定偏见的,所以我 将黑暗加个双引号。 设计意图:适当引入史学争论和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问题设计:假如回到中古时期的欧洲,你会选择哪种身份生活 为什么 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