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9631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古文二则》课件+教学案+练习+素材(打包8套)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6996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8套,打包,素材,练习,八年级
    课件6张PPT。教学相长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学生对于古文的语感。? 2、在正确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的含义,并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3、区分古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虽”、“旨”、“至”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教和学是相互学习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对照注释,借助字(词)典,反复默读与朗读,理解课文所说的道理为本课的重点。? 2、?理解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为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录音机、朗读的原声磁带? 教学突破口:? “教”与“学”的关系如何?能否在课文中找出清楚地说明两者之间关系的语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强调“教学相长”的读音: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二、简介课文,初步疏通文字。? 1、《教学相长》出处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简介《礼记》:?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西汉戴圣编撰。今本为东汉郑玄注本,有《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 大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也有讲礼仪的古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文物制度的参考书。有东汉郑玄《礼记注》,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清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等。? 3、简介《学记》: 《礼记》名篇。杂记秦汉以前的贵族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 三、理解题目“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多媒体出示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3、读出感情 五、解释下列词语: 1、佳肴:美味的食物。 佳 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 3、旨:味美,好吃。 4、虽:即使。 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 6、是故:因此 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不知道的地方。 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 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 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强:使动用法,使……强。 11、善:好处 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长:促进 。 六、自主学习: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1、小组交流文意。 2、全班交流汇报。 3、纠正补充。 七、多媒体出示参考译文: 八、合作探究: 1、《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_____与 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的道理。 2、用原文填空。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作比继而引入“_____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这个结论。 九、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陶行知关于“教学相长”的言论。 十、布置作业: 当堂比赛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相长 学--- 知不足 ---自反 长———促进 嘉———美好 旨———味道 教--- 知 困 ---困惑,不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古文二则》教学相长相关课外阅读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作者:《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