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国庆长假,跟着味蕾去旅行———用五感法写美食 国庆七天长假,是时候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了!不仅要玩得开心,更要吃得尽兴。在这个黄金周,让我们的味蕾带领我们去旅行,探索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写作方法指导:五感法 五感法是一种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五种感官来描述事物的写作技巧。通过五感法,我们可以更生动、更具体地描绘美食,让读者仿佛亲身体验到食物的色香味。 视觉:描述食物的颜色和形状。 嗅觉:描述食物的香气。 味觉:描述食物的味道。 触觉:描述食物的口感。 听觉:描述食物制作或食用过程中的声音。 欣赏大作家笔下的美食 粽子是用绿色的芦叶包裹的,里面是糯米,中间有一颗红枣。绿色的芦叶外面裹着一根细线,一端打了一个结,另一端留出一段线头。吃的时候,解开线头,轻轻一拉,芦叶就展开了,露出了雪白的糯米和红红的枣子。———梁实秋《粽子》选段 该语段描写的粽子通过绿色的芦叶和红色枣子的视觉对比,让人垂涎欲滴,同时通过解开线头的动作细节,让人感受到触觉上的乐趣。 阳春面是江南一带很普通的面食,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什么特别的配料,只有面条和汤。但是,它的汤是用猪骨和鳝鱼骨熬成的,味道鲜美无比。面条是细条的,入口即化,汤色清澈,上面撒上一些葱花,绿绿的,让人看了就很有食欲。———汪曾祺《阳春面》选段 该语段通过描述面条的细条状和清澈的汤色,激发了视觉享受,而用猪骨和鳝鱼骨熬制的汤底,让人仿佛能闻到那鲜美的香气。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特色小吃。一碗好的羊肉泡馍,馍要掰得碎碎的,羊肉要炖得烂烂的,汤要熬得浓浓的。吃的时候,把馍泡在羊肉汤里,馍吸收了汤的精华,羊肉的鲜美和馍的香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贾平凹《羊肉泡馍》选段 该语段通过描述馍的碎块、羊肉的酥软和浓郁的汤头,构建了一幅丰富的视觉画面,同时让人期待那鲜美的羊肉和香醇的馍在口中交融的味觉体验。 写作实践 视觉盛宴:色彩斑斓的美食 生煎包:金黄色的底部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顶部雪白而柔软的面皮,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黑色的芝麻。 嗅觉诱惑:香气四溢的享受 小笼包:刚出蒸笼,浓郁的肉香味儿直往你鼻孔里钻。 味觉探索:味道的奇妙之旅 酸菜鱼:鱼的鲜香、酸菜的酸爽、辣椒的辣味、花椒的麻味。 触觉体验:口感的丰富层次 小笼包:皮薄而有弹性,轻轻一咬,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开。 听觉享受:食物的美妙声音 烧饼:咬下时“咯嘣”一声,是食物与牙齿碰撞的美妙乐章。 范文引路 小笼包 视觉:上尖下圆,金黄的顶部带着褶儿,淡黄的皮油亮亮的。 嗅觉:浓郁的肉香味儿。 味觉:鲜甜的汁水,咸咸的,鲜鲜的,辣辣的。 触觉:皮薄而有弹性。 听觉:轻轻一咬,汤汁在口中“噗嗤”一声,是满足的声音。 范文: 在清晨的街头,一屉屉小笼包冒着热气,它们的外形总是那么地诱人———上尖下圆,像是手工精心打造的工艺品。轻轻揭起蒸笼盖,一团团金黄的褶皱像是在向我招手,而那淡黄的外皮,油亮而透明,仿佛一碰即破,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咬上一口。 凑近些,深呼吸,让那浓郁的肉香填满我的鼻腔,不由分说地唤醒了我的每一个嗅觉细胞,告诉我,这将是一场美妙的味觉之旅。 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小笼包,它皮儿薄如纸,充满弹性。我几乎可以感觉到里面的汤汁在和我捉迷藏,每一次轻轻的触碰都似乎在挑逗着我的手,告诉我它里面藏着的秘密。 终于,我忍不住咬了下去,鲜美的汤汁立刻喷涌而出,那滋味鲜甜,咸香的,还带着一丝丝的辣。这些味道在口中交织,跳跃,就像是一场味蕾上的狂欢。汁水的温暖在舌尖蔓延,肉馅的鲜美在齿间留香,而那一点辣意,恰到好处地唤醒了所有的感官。 范文引路二 蛋挞夫人 视觉:金黄的蛋挞像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