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405083
第三单元《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28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第三
,
单元
,
月夜忆舍弟
,
教学设计
,
2024-2025
,
学年
《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月夜忆舍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象。 2.通过诵读、想象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情感,同时理解战乱对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象。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望月思弟的复杂情感,理解战乱背景下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原文、注释、配乐等)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如安史之乱、杜甫生平简介等) 学生预习诗歌,了解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月夜的视频或图片,营造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月夜下,你会想起谁?为什么?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月夜忆舍弟》,看看诗人在这样的月夜下想起了谁,又有着怎样的情感。 2. 解读文题,了解背景 解读文题:解释“舍弟”的含义(谦称自己的弟弟),并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安史之乱期间 ,杜甫客居秦州,思念分散在各地的弟弟)。 历史背景:简要介绍安史之乱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3.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 指名朗读 :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配乐诵读: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全班学生一起配乐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描绘诗境,感悟诗情 想象描述: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月夜景象和诗人的情感状态。然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分析意象:重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戍鼓、雁声、露、月等),探讨这些意象如何营造诗歌的意境和表达诗人的情感。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望月思弟的复杂情感(如忧虑、思念、无奈等),并探讨这种情感在战乱背景下的特殊意义。 5. 深入探究,理解主题 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将《月夜忆舍弟》与杜甫的其他相关诗歌(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进行对比阅读,探讨杜甫诗歌的共同主题和艺术特色。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如思念亲人、忧国忧民等),并探讨这些主题在杜甫 诗歌中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6. 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主题等方面的重点。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杜甫的诗歌或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一步感受杜甫的诗歌魅力和人文情怀。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和家国情怀等话题。 五、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月夜忆舍弟》。 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7课 《短文两篇》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和类文阅读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2025-04-30)
第17课 《短文两篇》 基础知识巩固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2025-04-3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2025-04-30)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模拟试卷docx(2025-04-30)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综合模拟试题(2025-04-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