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40840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教案(打包9套)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4994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全等条件 课题 § 1.3 三角形全等条件(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三角形全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2、理解“边角边”公理,学会用它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推理、应用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 难点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预习导航按条件画三角形1.画∠MAN=500,2.在AM、AN上分别截取AB=1.4cm,AC=2.3cm3.连接BC,剪下所画的△ABC,各组同学交流所画的三角形能够重合吗?如果能够重合,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结论: 图形表示: 数学符合语言:二、小组合作探究:例2已知:如图,AB、CD相交于点E,且E是AB、CD的中点。 求证:△AEC≌△BED.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你能证明图中AC‖DB吗?例3 已知:如图,点E、F在CD上,且CE=DF,AE=BF,AE‖BF求证:△AEC≌△BFD.根据例3中的已知条件,你还能证明其他新的结论吗?练习:已知:如图,AB‖CD,AB=CD. 求证:AD‖BC.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A B C D E F 图4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课题 §1.3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4)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探索“边边边”的条件,熟练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步骤;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 重点 “边边边”条件的探索及应用 难点 “边边边”条件的探索及应用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预习导航小明用长度分别是5cm,6cm,7cm的3根木棒搭出了三角形ABC,试问:小丽应选用怎么样大小的3根木棒能使她搭出的三角形MPN与三角形ABC全等 每一位学生按下列步骤作图画线段AB=4cm.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3cm,2c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连接AC、BC 作图区域 归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思考:三角形为什么具备稳定性?有什么办法让四边形也具备稳定性?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1.已知:如图,AB=AC,BD=CD,△ABD与△ACD全等吗?为什么? 2.如图,已知AB=AE,AC=AD,BC=DE,试说明∠CAE=∠DAB . 3.如图,点A、F、C、D在一直线上,AB=DE,AF=CD,BC=EF.请说明:(1)△ABC≌△DEF; (2)∠CBF=∠FEC.(提示:根据条件,仔细观察图形,找准全等的三角形)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A B C D 图11.3-3-1 C B A E D B A C D E F三角形全等条件 课题 § 1.3 三角形全等条件(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三角形全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理解“边角边”公理,学会用它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推理、应用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 难点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预习导航从三角形的6个元素中任意选出其中的3个元素,有几种不同的选法?两边一角 两边和它的夹角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两角一边 两角和夹边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边边边 角角角做一做:第一步:大家任意剪一个直角三角形,它们能全等吗?第二步:如何剪才能使大家的直角三角形全等呢?说说你的方法;第三步:剪下三角形,验证并得出结论:只有一个直角不行,还要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二、小组合作探究:按条件画三角形画∠MAN=500,在A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