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10467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12-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7630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柳”,与白居易并称为“刘白”,被白居易称作“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以后我们还会学习他的《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等。 作者简介 你知道吗?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820平方千米(我国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我们安徽省境内的巢湖名列第五名。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古称“云梦泽”。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自由朗读诗歌,试着读出节奏感、韵律感。 打磨 磨刀 mò 磨坊 湖光秋月两相和 画出诗中的景物 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 起淡淡的波光…… 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诗词大意:洞庭湖 上月光和水色交相 融和, 解诗意 要求:朗读诗歌第一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 那是怎样的景象? 看到了湖光、秋月。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和”字很好地表现出了水天一色、天地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我们似乎可以听到月光与湖水吞吐演奏的优美乐章,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词大意:湖面 风平浪静如同未 磨的铜镜。 解诗意 要求:朗读诗歌第二句。 潭面无风镜未磨 思考: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凝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 诗人看到这湖面想到了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人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模糊、朦胧的感觉。 朦胧 清晰 原来是像一面铜镜,而且是还没有磨亮的铜镜。 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的水面像镜子。湖面、池塘,没有风的时候,都会像一面镜子,所以有个词,叫———水平如镜。 镜 洞 潭 磨 螺 洞dòng 庭tíng 和hé 潭tán 磨mó 螺luó (洞庭湖) (家庭) (和谐) (潭水) (磨刀) (青螺) 读一读,写一写 和 磨 和 读一读,记一记 hé 和睦 和平 hè 曲高和寡 huó 和面 和泥 huò 和药 和稀泥 hú 和了 磨 mò 磨坊 石磨 mó 磨炼 折磨 这里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面比作铜镜,同时用“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与上文月光与天色相和照应,相映成趣。 遥望洞庭山水翠, 诗词大意:远远 眺望洞庭湖山水 苍翠如墨, 解诗意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句。 遥望洞庭山水翠 思考: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这景色有什么特点? 看到了山水美景。 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 解诗意 要求:朗读诗歌第四句。 白银盘里一青螺 思考: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联想到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联想到白银盘、青螺。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一只青螺,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背诵古诗 要求:背诵古诗。 思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望着如此美丽的景色,他想说: 洞庭湖宁静,祥和,真叫人心旷神怡呀! 悟诗情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 君山 湖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