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14849

第24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55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4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 cover
24愚公移山 教学目 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重点) 2.反复阅读,通过阅读理解人物形象,培养文言语感。(重点) 3.领会本文的寓意,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难点) 课时安 排 2 课 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把握愚公和智叟的语气。 2.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课程导入 多媒体播放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后引入课题: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 《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 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千百年来让中华儿女为之感叹的愚公 ,见识他的移山壮举。 自主探究一预习与交流 1.走近作者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 又名御寇)著,列子是战国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高山流水、 夸父逐日等。 2.知识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运用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 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寓意 深刻而含蓄。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了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3.读准字音 万仞(rèn) 出入之迂(yū) 荷担者(hè) 孀 妻(shuang) 始此(chèn) 箕 番(jī)(běn) 穷匮(kuì) 山北之塞(sè) 阅读课文一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停顿。 安排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处理好停顿。 明确:(示例)(1)惩/山北之塞。(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再次朗读,读出感情。 从课文中选一个(几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有感情地朗读他(她)说的话,在组内展示,说说 自己这样读的理由。 3.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复述故事情节。 小组内复述,然后每组推举一人发言。师生共同补充、纠正。 4.理清“人”“事”。 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理清主要内容,请用原文回答。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愚公移山的目的 (3)愚公移山有哪些方面的困难 (4)愚公移山的结果怎样 明确:(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①年且九十———说明愚公已经年老,移山不易。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山工程目标宏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说明移山 困难较多,很难克服。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二、疏通文意 (一)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勾画出难词难句,师生共同解决。 师强调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1.重点实词 惩山北之塞(苦于)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曰(谋划、商量) 毕力平险(尽、全) 杂然相许(赞同)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寒暑易节(更替) 固不可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何苦而不平(愁苦。这里指担心) 2.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始一反焉(同“返”,往返) 无陇断焉(同“垄”,高地) 3.一词多义 (1)且 且焉置土石 (2)焉 始一反焉 (往哪里、在哪里) (语气词,不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 (指示代词,“这”) (代词,这件事) (代词,他们) (代词,他) (4) (副词,用在“如……何” 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面山而居 (5)而 而山不加增 (连词,表修饰,无实义) (连词,表转折,但是) (6) 4.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