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15262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含答案解析)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5311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解析,答案
  • cover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任务一:导入新课】 引用费正清的话“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 思考这究竟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进行时空定位:从时间概念上认识基本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1912-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 【任务二:共和与帝制的徘徊 走进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 引用课本中的史料“今之标立宪主义以为国体论之护符者,除非其于立宪二字别有解释,则吾不敢言。夫前清之末叶,则固自谓立宪矣,试问论者能承认否?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今在共和国体之下而暂行专制,其中有种种不得已之理由,犯众谤以行之,尚能为天下所共谅。今如论者所规划,欲以立宪政体与君主国体为交换条件,使其说果行,则当国体改定伊始,势必且以实行立宪宣示国民。宣示以后,万一现今种种不得已之理由者依然存在,为应彼时势之要求起见,又不得不仍行专制,吾恐天下人遂不复能为元首谅矣。” 思考:中华民国建国后围绕国体所发生的种种争端? 引起话题,贯穿整个北洋军阀政治的“共和VS专制”间的争论 阅读课本,寻找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之间的争斗。 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采取的措施: ①1912年3月10日,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20日,“宋教仁案”。 ②1913年11月,袁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③扩大总统权力。 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④1915年8月,为复辟积极制造舆论,筹安六君子请愿。 孙中山采取措施反对袁世凯复辟: ①孙领导发动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 ②孙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袁。 ③革命党人起而反抗,发动护国战争。 分析史料“革命之目的,在巩固共和,刷新政治,使国家循文明进化之轨道,使人民有自由活泼之精神,非单纯讨袁,如古昔之清君侧,如个人之报私仇比也。……然全国之政象,倘仍旧观,共和之真际,犹未确立,则革命之目的,仍可谓无丝毫达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则不如不拒以待时机之为愈。……如此,讨袁之目的虽达,而革命之目的终不得达,是非更大扫除,再次革命,恐所谓国利民福,仍无着也。夫天下重器也,革命危事也,今乃因去恶不尽,为德不卒,至将天下重器,一摘再摘,岂吾人救国之志所忍言,亦岂国人厌乱之心所能任。” 思考护国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练习真题 (2020·山东济南二模·6)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这说明当时(C) A.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 B.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 C.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 D.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 【详解】根据“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可知,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帝制也要打着“选举”和“共和”的形式,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C项;帝制复辟本质上是恢复君主专制,不具有宪政色彩,排除A项;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当时民众的思想受到民主观念影响,但没有具体说明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排除D项。 阅读课本,寻找袁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