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18154

12.3 汽化与液化 同步练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1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61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2.3,2024-2025,九年级,科版,物理,学年
  • cover
12.3 汽化与液化  红极一时的“冒烟”冰激凌还有个名字———液氮冰激凌”,它的口味跟普通冰激凌差不多,但是吃起来有“吞云吐雾”的特效。其实这种“冒烟”冰激凌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将-196 ℃的液氮倒入容器中,将牛奶放入其中,冰激凌瞬间制成,且制成的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 (1)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冰激凌经过液氮处理后,吃在嘴里时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    (选填“吸”或“放”)热,有可能造成    (选填“冻”或“烫”)伤。 (2)“冒烟”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的“白气”形成的原因是:    。装冰激凌的纸盒外侧也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与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    (选填“相同”或“不同”) 【基础堂清】 1.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称为液化,汽化与液化互为    。 2.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当温度达到    ℃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 3.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行驶过程中,它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 4.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 ℃,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5. 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 A.仅液化 B.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6. 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C.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吸热 7. 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熔化和凝固 B.凝固和汽化 C.汽化和液化 D.熔化和液化 【素养日清】 如图所示的是古代蜀地人使用的“夹瓷盏”省油灯。省油灯的灯体如坦口碗状,为上下夹层,面上一层为盛油的油盏,油盏下腹部中空,在其腰部开出一小孔,从小孔处向夹层中注入冷水。其原理是利用夹层里的水可以    (选填“降低”或“提高”)油的温度,使油的蒸发     (选填“加快”或“减慢”),达到省油的目的。 9.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选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热量,使上层蒸格的馒头先熟。 10. 如图,这是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11.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另外,B杯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理由是    。 12.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