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影响,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性及其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政治变革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1、13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王朝建立初期,在新占领的地区推行“建卫侯”制,将一部分政治经济利益分封给周天子的兄弟子侄和与周王室联姻的异姓贵族,借助血缘、亲情关系,以家族组织代替地方行政组织。这一做法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B.推动了周王室权力的扩大 C.深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 D.增强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 2.唐朝中书省基于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然而,诏书能否产生效用,门下省掌握了决定权。门下省经过商讨,指出诏书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可以驳正退回诏书。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道程序的诏书会被视作非法。这一流程 A.避免了皇帝的专权独断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对皇权形成了有限制约 D.激化了中枢机构的矛盾 3.元朝建立后,统治者作为北方的少数民族,在统治广阔疆域时决定效仿金制。由朝廷委派中书省官员分赴地方,设立行省以处理军政事务,后期行省在中央的支持下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据此可知,元代行省 A.与中书省政治地位平等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具有地方事务的决策权 D.兼顾中央集权与地方自主性 4.斯巴达最高执政者认为,父母只不过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能拥有按照自己意愿教导孩子的权利,孩子应该由国家进行统一的教育。孩子出生后要由部落里有威望的长老进行检查,如果身体孱弱则直接被抛弃,不允许被抚养。该观念 A.体现了寡头政治的特色 B.反映了城邦制度的森严 C.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D.确保了较高的教育质量 5.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表决和官员的任命,必须经由一批德高望重的卸任官员所组成的元老院的最终准可,程序才能生效,提交法案之前还必须要接受元老院的谘议。这反映出罗马共和国时期 A.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制色彩 B.统治的政治基础不断扩大 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平民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6.下表所示为1215年英国颁布《大宪章》的部分内容。这表明《大宪章》 条款 部分内容 第一条 英国教会享有自由,其权利不受干涉,其自由不受侵犯 第二十五条 所有县、小城镇和社区应按照旧章征税,不得有任何增加 第二十八条 未经自由人同意,治安官和王室家臣不得擅自将粮食或者其他动产从自由人身上剥夺 第三十条 未经自由人同意,行政人员不得擅自用自由人的马车运输 A.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原则 C.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地位 D.标志责任内阁制度形成 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政治力量的主导是原来的大贵族、大银行家、高利贷者和大地主等,由这些人制定和颁布的宪法,并不可能很好地代表和保障中、小资产阶级的权益,因而引起了比较善于组织和利用人民力量斗争的这一部分人的不满。这一状况 A.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B.说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C.导致了宪法的频繁变更 D.是国家长期分裂的根源 8.1912年2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选出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当即电袁世凯云:愿公为世界第二之华盛顿,为东方第一之华盛顿,保人民之幸福,巩国家之宏基……南北统一,为公是赖。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对安定局势的热切期盼 B.袁世凯放弃自身反革命立场 C.各阶级的政治意见趋向一致 D.中国国家性质开始发生转变 9.在1935年的《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就提出愿意同一切抗日的党派、团体合作,共同抗击日寇。其后,它与当时的党派团体有过一些合作,特别是与国民党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另外在国民参政会中,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