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23215

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1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43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5.4,2024-2025,九年级,科版,物理,学年
  • cover
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学校楼梯通道的路灯因晚上深夜电压偏高容易烧坏,工人师傅更换又不方便。为了让灯泡不会经常烧坏,你能替工人师傅想个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基础堂清】 1.电阻阻值分别为R1=6 Ω和R2=4 Ω的两个电阻串联的等效电阻是    Ω。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 V恒定不变,电阻R1=10 Ω,R2=5 Ω,总电阻为    Ω,则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    V。 3. 如图所示的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这个装置是导体,能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从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导线的电阻,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4.如图所示,电路的总电阻为10 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R1的阻值可能为2 Ω B.R2的阻值可能为5 Ω C.R1的阻值可能为10 Ω D.R2的阻值可能为20 Ω 5.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2 A,电压为3 V。现要把它接在4 V电源上仍能正常发光,该灯泡必须 ( ) A.串联一个10 Ω电阻 B.并联一个10 Ω电阻 C.串联一个5 Ω电阻 D.并联一个5 Ω电阻 6.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R1>R2)按图2四种不同接法分别接在图1中的PQ两端,当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I乙>I丙>I甲>I丁 B.I乙>I丙>I丁>I甲 C.I丙>I甲>I乙>I丁 D.I丁>I丙>I甲>I乙 【素养日清】 7. 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阻值为10 Ω和4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Ω。 8.下图是通过电阻R1与R2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 (1)通过比较两条图线知道R1    (选填“<”“=”或“>”)R2。 (2)若把R1和R2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1∶U2=    ,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    。 (3)若把R1和R2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1∶U2=    ,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    。 (4)A、B是R2图线上的两点,RA    (选填“<”“=”或“>”)RB。 9.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像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和R并的I-U图像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Ⅱ区域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10. 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需要一个6 Ω 的电阻,他手里只有“1 Ω、2 Ω、3 Ω、10 Ω、12 Ω”这五个电阻,他应该怎么办 请你想出两种方法。 ①方法一:    ; ②方法二:    。 11. 在学习“串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关系”的时候,小强和小刚利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 Ω 1 A”)、两个定值电阻(5 Ω、10 Ω)、电压表、电源等器材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允许交叉且电流表的量程选取适当)。 (2)请你根据电路图分析: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选填“左”或“右”)端。 器材:R1=5 Ω,R2=10 Ω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5 2.4 3 电流I/A 0.1 0.16 0.2 (3)上表是小强和小刚在这次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请你根据他们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面哪一种情况     (只填字母序号即可)。 A.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B.只有R1被短路 C.只有R2被短路 D.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 【参考答案】 情境创生 答:在原来的灯泡处再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因为在原来的灯泡处再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后,灯泡和电阻就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所以灯泡和电阻就会根据阻值的大小进行分压,这样原来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