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24630

纲要上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9112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经济,格式,教学设计,文化,政治
  • cover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本课试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任务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串联到单个任务中,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阶段特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呈现的特征,加深对北洋时代的认识。本课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设计五个紧密围绕“北洋时代”这一主题的任务,以报刊史料为主要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生深入研读史料的基础上,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培养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升。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多变的阶段,它承接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开启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之前的一个重要过渡。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军阀割据、经济上的初步现代化尝试、文化上的新旧冲突与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对于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作为理解中国近代政治演变、经济发展及文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学生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史脉络的重要节点。2.教材特点:本课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风云、经济变迁和文化转型,展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复杂的社会面貌。3.教材内容:本课主要分为四个子目,即“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四个子目,第一子目以时间为线索介绍袁世凯是如何走上复辟帝制之路的以及革命党人的抗争,第二子目介绍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系的纷争,第三子目主要介绍中华民国建立后,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的新发展、新现象,第四子目叙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北洋时期的社会风貌。学生情况分析1.已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袁世凯称帝、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有大致了解;同时,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渴望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探究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思维上已经由形象思维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角度、有条理地分析问题。 2.未有:初中教科书中直接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种带有结论评价性质的标题,往往会让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认识停留在刻板的一面,不能形成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的全面、客观认识。同时高一学生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部分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太重,面对问题很难有自己的思考,面对新知识更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索。3.措施:把握材料的多样性,以报刊史料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多方位搜集《申报》、《新青年》等史料,帮助学生形成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面貌的多角度认识,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时空下归纳其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用长时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变化。2.通过时间轴、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梳理民国初年专制与共和争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