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26469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88183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管理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 从何而来 选拔制度 管理 (施政效果)考核制度 (施政过程)监察制度 中国 西方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中国科举制影响 影响中国 公务员制度 各国制度相互学习、借鉴 治国先治吏 治吏必从严 第5课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潮州牌坊街林大钦的“状元”牌坊 1.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标准: 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血缘 (2)结果: ①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而遭到破坏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2.春秋战国时期: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荐举(自荐) 毛遂自荐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军功爵 举荐与军功爵制(荐举功劳制) (1)背景: (2)标准: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 才能或军功 (3)结果: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适应时代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2.春秋战国时期:举荐与军功爵制(荐举功劳制) 3.秦朝: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韩非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思想提出者 “吏、民(预)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 思想践行者 商鞅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法官”“法吏”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4.汉朝: 察举制 (1)含义: (2)标准: (3)考核内容: (4)评价 先考察而后推举 品行(乡里舆论评价)、才学(为官能力) 察访 举荐 考核 任用 常科和特科 常科 (岁举) 孝廉科 茂才科 特科 (无固定时间)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经科 明法科 最主要 ①作用: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局限: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晋书·段灼传》 后期选官权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4.汉朝: 察举制 自下而上 积功劳为官 征辟 重要 补充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自上而下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5.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推行: (3)途径: 220年,魏王曹丕 家世、道德、才能→家世 (4)标准: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各州、郡设 大中正、中正 本籍在中央任 高官的人担任 同籍人士 品评 评定资品 吏部考核后授官 资品和对应官品 (5)评价: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九品中正制 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①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局限性:随着门阀土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5.魏晋南北朝: (1)背景 (2)推行 (3)途径 (4)标准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6.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2)标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