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28800

部编历史八上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486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 cover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3页。 教材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1898年6月1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政治改良。它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伟大尝试。 本课分两部分介绍了这场“百日维新”。第一部分介绍了变法运动的背景及准备,包括“公车上书”事件及当时较有名气的学会、报刊理论等,并对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进行了专门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变法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包括光绪帝颁布的新政内容,以及慈禧发动的政变,戊戌六君子被杀害的史实。最后简单点明了变法的意义。 核心素养 分析相关史料与史事,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剖析与理解,感悟中国爱国志士在寻求救国图强道路上不懈的探索。 教学目标 1.联系所学,归纳戊戌变法的背景;通过对图片及相关文字史料的认读,了解公车上书及其影响;自主学习,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和当时有影响力的报刊、学会;通过具体史事的分析,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失败的原因及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查找、获取相关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戊戌变法的兴起和经过;分析具体的史料与史事,在探究中认识变法的影响,剖析戊戌变法的局限性,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剖析和理解,培养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明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感悟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 戊戌变法在的历史意义;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 教学突破 戊戌变法尽管失败了,但它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对于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当今社会上的书刊、影视等文化产业对人们的影响来体会当时维新人士的行为对人们思想的影  实响。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在于它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受到了其抵制和扼杀,而维新派的力量又过于弱小。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补充当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与光绪皇帝的力量对比,介绍戊戌政变的大致经过,由变法失败的原因感受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时可以先带领学生梳理一下古代中日关系的演变,使学生感受到近代日本由于变法而进步,清朝由于故步自封而落后,在中日对战中不堪一击,遭受屈辱,从而自发思考近代中国如何才能强大,由此进入戊戌变法的学习。在“康有为与公车上书”这一部分,首先要带领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了解上书的背景及大致情况,以及其意义———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继续宣传变法所进行的活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为后面光绪帝的变法作好了准备,这一部分要带领学生结合相关人物具体的言论,探讨维新人士所创办的学会和报刊所宣传的是什么思想及其影响。在“百日维新”这一部分,重点要指导学生识记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对之一一分析,感受其进步之处,同时分析其为什么会受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并最终失败。关于“戊戌六君子”,除了要记住六个人的名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