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法律(法) 与 教化(礼) 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法治通过政令和刑罚约束行动,具有强制约束力 着眼于教育与引导,通过礼制达到道德感召与自律,是对法治的有效补充。 硬 软 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礼法结合 汉以后:礼法结合 秦以前:礼法分离 中国法律的图腾 獬豸(xièzhì) 西方司法女神 五大法系: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 相辅相成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程标准: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与法治关系的讨论。 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一 二 三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目 录 法治与教化 礼法之争 礼法融合 以礼入法 (一)夏商周:德治与法治的渊源 夏朝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 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商朝 西周 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 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德治思想的渊源:西周 德治 法治 《禹刑》 《汤刑》 《九刑》 特点 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由贵族掌控,有明显的阶级性。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体现统治者的自我约束 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 早期国家已经有了法律(习惯法) 春秋战国 子产“铸刑书”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左传·昭公六年》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二)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1.背景: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寻求治国新思想。 2.第一次德治与法治之争:子产“铸刑书”而引起。 法治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德治 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 思考:叔向反对“铸刑书”的实质?以及 “铸刑书”的有何影响? 影响:①限制贵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 ②为法家的“以法治国”提供了经验,也为历代王朝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基。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解释法律的特权。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二)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3.第二次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与法家之争 类别 儒家 法家 教化思想 理论来源 代表 评价 主张德治,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主张法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人性善 人性恶 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儒家重视民生与民意;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颁行法令,奖励耕战) 韩非: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 适应统治者需要,利于富国强兵和君主专制,推动秦统一。 王道 霸道 为政以德 施仁政于民 重视法治 君主高度集权 争论焦点 治国手段的不同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篇》 材料: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韩非子·有度》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二)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3.第二次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与法家之争 法治 德治 结合所学,思考:儒法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 孟子与梁惠王 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