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433549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解读 八年级历史上册素养提升教案(统编版)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76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单元
,
第八
,
统编
,
教案
,
提升
,
素养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解读 一、单元课标解读 【导论】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教育、出版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大批文学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及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 了解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时空观念 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学会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知道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史料实证 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及视频、图片等史料,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充分利用剧照、图片、绘画、文学作品等史料,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历史解释 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掌握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提高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培养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通过学文学艺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单元教材分析 【大单元综述】 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艰难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家。不过,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事物不断出现。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近代教育不断改革。建学堂、废科举、立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与此同时,新闻出版业也发展起来,人们得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一批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作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大线索梳理】 【大单元结构】 【阶段特征】 总特征:近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教育文化: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社会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逐步近代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中国开始了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三、重难点分析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启示 1.原因: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非常艰难,在夹缝中求生存。 2.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后天畸形”主要表现为:轻重比例失调,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教案、习题课件)(2025-09-14)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2025-09-14)
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5-09-14)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2025-09-14)
第七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5-09-1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