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2斜面 教学内容 (六年级) 课时安排 第课时 (共课时)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利用斜面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和从下往上搬运物体都能省力,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并且能以实验数据为证据,说明斜面能省力。 3.探究实践:通过搭建斜面模拟向下和向上搬运物体,对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4.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具有认识和研究斜面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塑料槽、塑料板搭建斜面,并进行模拟测试活动。 难点:在模拟测试过程中发现斜面的作用。 教具学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斜面测试记录表。 小组:塑料槽、石块(有大有小)、水、盛水的瓶子、水槽、测力计、带钩的木块、抹布、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认识斜面(预设4分钟) 1. 出示竹筒引水的图片和诗句。 提问:这是什么?竹筒起到了什么作用? 揭示概念:像这样倾斜放置的竹筒我们可以称它为“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追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斜面?它们有什么作用?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引出斜面,感受斜面带来的便利。) 二、探索:模拟测试(预设25分钟) 活动一 搭建斜面滑道进行模拟测试 教师出示任务,学生读一读。 任务1: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模拟古人搬运物品。 任务2:用几段塑料槽搭一个较长的斜面,模拟水渠引水,将一杯水从高处引到低处。 出示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谈话:为了评价完成任务,通常我们都会设立一些指标,如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操作的难度,等等。在将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到底处B的任务中,我们可以设定哪些指标? 集体交流后,确定把“是否完成任务”和“是否需要人为施加力”作为实验的评价指标。 教师要求学生边观察边记录。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体验。 活动二 搭建斜面模拟搬运物体 教师介绍任务。 任务3:将两个物体由低处B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任务4:将两个物体由低处B缓缓地直接提升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提示:①保持斜面干净、顺滑,减小阻力。②沿斜面拖动时,尽量用力均匀。③拖动的过程中观察测力计的指针通常停留在哪里,做好记录。 三、研讨:斜面的作用(预设8分钟) 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 在模拟测试中,不同的方法是否都能完成任务?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是否相同? 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记录,围绕记录进行研讨并交流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设问:如果没有斜面,我们把物品从A点搬到B点来会怎样? 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析任务活动中的用力情况并得出结论。 对比任务3和任务4,哪一种搬运方式更省力? 汇总各小组情况,达成共识。 2. 通过测试,你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忆前三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 小结:斜面可以帮助我们搬运一些物品,并且具有省力的特点。 (设计意图:感受斜面的作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约小越省力。) 四、拓展(预设3分钟) 教师出示刀的图片,提问:同刀的哪个地方是斜面的应用,作用是什么? 小结:刀、斧、剪刀、指甲剪这些工具的刃都是斜面,使用起来省力。 出示更多的图片(螺丝钉、车库出入口等)学生说说斜面在这些地方的具体应用。 【板书设计】 2.斜面 斜面可以省力 教 学 反 思(
课件网)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引水行》 聚焦: 像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