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43451

10、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6350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精神,三间,小屋,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0、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学习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2.掌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知人论世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从医20多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题目解说 “精神”是无形的,“小屋”是有形的。题目不仅化无形为有形,而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间”修饰“小屋”,表明文章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人的精神追求的。 生字词 广袤( ) 积攒( ) 宽宥( ) 游弋( ) 困厄( ) 濡养( ) 麾下( ) 嘟囔( ) 灰烬( ) mào zǎn yòu yì rú huī dū nɑnɡ jìn è 自惭形秽( ) 间不容发( ) 金戈铁马( ) 形销骨立( ) 抽丝剥茧( )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 ) jiān fà huì jiǎn zhānɡ gē xiāo jiāng jí jiū 襟怀(jīn) 轻觑(qù) 窗棂(líng) 矗立(chù) 惊骇(hài) 濡养(rú) 灰烬(jìn) 几案(jī) 坍塌(tān) 驰骋(chěng)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起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金戈铁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针芒在身: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比喻心中惶恐,坐立不安。 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 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相得,相互配合,映衬。彰,显著。 补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整体感知 一、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 盛着爱恨、盛放事业、安放自身 二、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庄严、努力、真诚。 三、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1~3段是全文的引子,由两句名言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空间的思考。 五、再读课文,概括1--6段主要内容,这部分与后文写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文章开始从名言写起,引出本文论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为下文写精神的三间小屋做铺垫。 六、第1自然段里的“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三个短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它们对应上文的“大地,海洋,天空”。 品味探究 7-9: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 爱与恨 走入第一间小屋 一、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第一间精神小屋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1、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 2、接着又用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 3、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 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光明温暖的小屋) 二、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