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44716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206张PPT)

日期:2024-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231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2025年,鉴赏,PPT,206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四 古代诗歌鉴赏 命题探究 考向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综合近三年新高考Ⅰ卷、Ⅱ卷考情可以发现:①所选诗歌多为名家非名作或非名家的名作。②所选诗歌皆为唐宋诗词,唐代的和宋代的出现次数几乎相等。③所选诗歌几乎全为诗,只有一首宋词。④所选诗歌题材丰富,涉及答友、送别、教子等,其共同特征可概括为即景(事)抒情(怀)。⑤设题重点考查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情感,鉴赏形象、语言的题目较少。⑥所设题目均为单首诗歌的鉴赏,没有对比鉴赏题 考向 分析 从考点分布来看,近三年新高考Ⅰ卷、Ⅱ卷对“古代诗歌鉴赏”这一考点 的考查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考点,具体如下: 1.鉴赏诗歌形象:(1)鉴赏人物形象;(2)鉴赏景物形象;(3)鉴赏事物形象 2.鉴赏诗歌语言:(1)理解关键词句;(2)鉴赏语言风格 3.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4.评价诗歌内容 5.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6.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型 分布 从题型分布来看,近三年新高考Ⅰ卷、Ⅱ卷对“古代诗歌鉴赏”这一考点 的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各一道,前者 3 分,后者 6 分,共 9 分 (续表) 高考演练 一、(2023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注释】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 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逐字笺①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 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 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 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 通俗易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 能力。A 项“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误。 “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 “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 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故选 A。 答案:A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 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把握诗歌主题的能力。由题 干可知,首先要把握魏了翁名言的意思。“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 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是说在树头枝底观赏桃李,才能 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状态。接着把握本诗尾联的内容并结合诗歌 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上欣赏音乐, 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 结合诗歌的标题“答友人论学”可知,此处用“看桃李”来喻指 做学问,以“树头枝底”来喻指学问的本原,诗人以此说明要想 获得学问的真谛需要回归本原,这就如同观赏桃李,卖花担上的 桃李虽美,但离开“树头枝底”,没有了活力,唯有到树头枝底 才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状态。 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 ②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 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醉落魄·人日①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二、(2022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 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