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457849
第11课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408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八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PPT
(
课件网
)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读出文章韵味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baǐ xìng 文言文句子读起来要有美感,断句要声断、气不断; 语速稍微慢一些; 语调要有抑扬,陈述句用平调,疑问句用升调,有的音节要拉长一点(念、盖、但)。 朗读小贴士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文章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变化,使文章内容具有波澜。 语言朴素自然,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你感受到了文章在句式、节奏和用词等方面的特点了吗?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苏轼“记”了些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到的? 二.感知记游之事 示范:苏轼记了时间。我是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读到的,它的意思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卧房———寻友途中———庭院 人物:苏轼和张怀民 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 夜游的事件:相与步于中庭 夜游的景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夜游的心境: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叙 描写 议论 月色入户: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半门曰户,本义:单扇门 ———《说文解字》 你觉得庭中的月色有什么特别的美呢? 请用“庭中的月色,美在_____,因为_____。”的句式说一说你的感受。 三.欣赏夜游之景 庭中的月色,美在清明澄澈。因为“庭下如积水空明”,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月色比作积水,写出了庭中月色的清明澄澈。 庭中的月色,美在如梦似幻。因为“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里把竹柏影子比喻成交错的藻荇,用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衬托月光的清明澄澈,作者恍如进入梦境,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境界。 庭中的月色,美在疏影摇曳。因为我们不光可以感受到一池春水的静谧,而且似乎可以看见微风轻拂,竹子和翠柏轻轻摇曳的动态美。 请你大胆想象,用你的生花妙笔,在“卧房之月”和“寻友途中”中选一个场景,用第一人称写出来,描绘出你所见到的美妙月色。 示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正解开衣服想要睡觉,突然感觉室内出奇地明亮,原来竟是一抹明亮清冷的月色。它柔柔地从门缝中映照进来,好似一缕轻纱,轻轻地拂上我的脸庞。不知窗外的月景,又会是怎样的美妙呢?这样的良辰美景,要是有人与我同赏就好了! 面对这样的美景,苏轼由衷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四.品析闲人心境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期间,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宋太祖赵匡胤在执政时期已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获释出狱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时代背景 1.指二人政治处境“清闲”,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有被贬谪的悲凉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2.更指二人夜游时的心境“悠闲”,有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能闲游赏月的自嘲自慰;也有只有富有闲情雅趣之人才能欣赏到的自许自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一 字音·字形·书写 学案(含答案)(2024-11-04)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九 语段基础综合 学案(含答案)(2024-11-04)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八 拟写 仿写 对联 学案(含答案)(2024-11-04)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五 常用的修辞手法 学案(含答案)(2024-11-04)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四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书写 学案(含答案)(2024-11-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