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0067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10-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202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纲要,历史,中外,编版,史部,高一
  • cover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重难点 知识点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1. 梳理汉到唐选官制度的演变,理解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体现。2. 整理三省六部制度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运行机制,认识中枢机构的不断完善。3. 探究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发展,体会赋税制度对封建社会的意义 1. 九品中正制。2. 科举制。3. 三省六部制。4. 租调制。5. 均田制。6. 租庸调制。7. 两税法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认识汉到唐选官制度的演变。 朝代 制度 内容 特点 意义(局限) 两汉 察举制 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推荐给中央考核选用 按①_____,自下而上推荐 使两汉人才济济,但程序有封闭性,逐渐形成世家大族 魏晋南北朝 ②_____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推荐给中央 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重③_____ 选官权收归中央,后期成为维护④_____的工具 隋唐 ⑤_____ 分科考试,按考试成绩公开选拔人才 自由报名考试,差额录取 ⑥_____ 2. 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表,梳理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进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采用_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 始建_____,科举制度_____ 以_____和_____两科为主 首创_____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 据材料,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综合功能。 材料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课文第二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 请把下图所示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并以其中央权力机构的设置说明古代中国分权的特点和作用。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材料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共同在政事堂开会商议军国大事。其后发生了相互关联的两种变化:一是皇帝为分相权,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使用的头衔后来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第二个变化是仅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而与决策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唐玄宗时,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户、兵、刑礼五房。“中书门下”成为独立的宰相办事机构,逐渐向决策和行政中枢演变。   阅读课文第三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 阅读课本内容,梳理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赋税制度的变化,完成下表。 时间 制度 内容 趋势 魏晋时期 ①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⑧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朝 唐朝前期 租庸调制 (1) 赋税征收对象为21至59岁的③_____。(2) 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④_____  唐朝后期(780年开始) ⑤     (1) 每户按⑥_____缴纳户税,按⑦_____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2)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2. 据材料,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材料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 ———黄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