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7729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10-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249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隋唐,制度,变化,创新,学案
  • cover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理解其演变趋势。 2.掌握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归纳汉至唐中枢机构的交化。 3.概括汉至唐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及特点。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对课本教材的解读,了解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 2、了解唐朝兴亡的过程。 【预习新知】 选官制度 1、察举制 (1)创立:汉代 (2)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1)创立:曹魏 (2)内容:中央委任 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以相应的官职。 (3)选官标准:初创时 、道德和才能并重;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逐渐成为维护 特权的工具。 (4)作用: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任务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3、科举制(隋唐至清末) (1)创立: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 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升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作用: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 ,提高了官员的 ,加强了 。 三省六部制 1.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 ,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三省六部制: (1)确立: 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发展: ①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② 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特点: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三省的职权 ,又彼此制约。 (4)职责: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 (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1.租调制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租庸调制 (1)内容:唐初规定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 ,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3.两税法 (1)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2)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 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 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 。 【巩固训练】 1.西晋名臣刘毅说,“中华所以倾颓,四海所以土崩”,其原因就在于取材失当。刘毅在此抨击的是( )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三公九卿制 2.唐初沿袭隋三省六部制,中书舍人草拟诏令,皇帝画敕以示同意,门下长官负责审查。门下时常封驳中书诏令要求重拟,耗时颇多。玄宗年间,置政事堂,以此作为中书门下合议之处。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利于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B.改变了中枢机构决策方式 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保证了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3.政治制度随国家治理需要不断调整。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或政治现象,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旦 ②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A.②①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4.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