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8058

1.3地球的演化过程(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日期:2025-02-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3455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2019,图版,地理,高中,解析
  • cover
地球的演化过程(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一、单选题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太古宙 2.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 A.鱼类开始出现 B.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3.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①蕨类植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③地壳运动剧烈 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环境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环境 D.干旱的陆地环境 2022年4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一工地施工人员在1200m高山上的石块中发现了震旦角石。震旦角石外形似竹笋,属无脊椎软体动物,距今或超4.4亿年。在“竹笋”的根部,是角石的软体部分,但软体易腐烂难形成化石,专家据其现生的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下图示意震旦角石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震旦角石生活的环境是( ) A.茂密的森林 B.连绵的山脉 C.温暖的浅海 D.湿冷的沼泽 6.与震旦角石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生物最可能是( ) A.蓝细菌 B.三叶虫 C.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8.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国家宝藏》节目曾介绍过一件牛形青铜器———商“亚长”牛尊(如图),其原型是喜暖湿环境的圣水牛,现已灭绝。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完成下面小题。 9.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有圣水牛骨骼的地层形成于(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0.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的环境特征可能是( ) A.温暖湿润,草原辽阔 B.寒冷干燥,风沙肆虐 C.温暖湿润,湖沼遍布 D.寒冷干燥,植被稀疏 11.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质时期是指(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第四纪 13.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D.爬行动物时代 14.地质历史时期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 ) 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15.原始人类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第四纪 C.中生代 D.新生代第三纪 16.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A.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B.总体表现为温暖湿润 C.一直较为寒冷干燥 D.总体表现为温暖干燥 图1是“生物化石图”,图2是“地球演化史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丁丙 D.乙丁丙甲 18.图中三叶虫化石是天津滨海新区国家海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三叶虫之后出现的植物是( ) A.陆生裸蕨 B.裸子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 地质记录中的断代是指沉积岩层的地质记录并不总是连续的。图1为地质年代表,图2为甲、乙两地地层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