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1410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11-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48411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化,-2024-2025,必修,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出圈? ———了解文化内涵 《黑神话:悟空》何以 文,本义是文错、文饰、纹理,像纹路交错村的样子。文或纹,是一种自然美。 甲骨文像两个人一正一反个人,最初的含义指人由生到死的变化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的含义由人的生死变化引申到事物的变化。 《说文》:“化,教行也。” 古书中最早把“文”和“化”放在同一句子的文献是《周易》,其《贲卦·彖传》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释义:全面观察领悟天上日月风云的运动变化,可以用来考察总结四季自然交替规律而编订律历指导万民;全面观览前人诗书礼乐的文明积淀,可以用来移风易俗而推行教化于天下百姓。 文化———人化、化人,即文治和教化,体现人类思想和实践的现象。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文化。 文化的主体是 人 文化的客体是 世界 一、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逻辑、音乐、语言和文字等。 ①(实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非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 (本单元用的是狭义的文化) 【注意】: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注意以下四点: 1.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2.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3.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4.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1.从文化的产生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文化的特点 1.山、水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 2.将山、水开发为旅游景区,或拍成照片、画成美术作品则属于文化。 思考:这些自然景观能不能称为文化 把景观拍成照片呢? (1)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2)参加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3)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4)袁隆平团队出资承包一片土地 (5)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6)参加新会一中超级演说家比赛 (7)袁隆平同志参加政协活动 (8)袁隆平同志发表杂交水稻相关论文 政治 文化 经济 经济 政治 政治 文化 文化 经济 文化 政治 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 判断:从狭义角度来看,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现象? (二)文化的特点 2.从文化的核心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决定,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的特点 3. 从文化的表现形式看: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1)文化载体的含义: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2)文化载体的作用: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3)文化载体的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器物、制度、行为等。 注意:文化载体本身不是文化,但可以体现和传导文化。 特别提醒: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