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3893

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历史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日期:2024-11-23 科目:历史 类型: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00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高教,历史,中职,答案,练习
  • cover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 1.“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B.隋朝 C.宋朝 D.明朝 2. 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 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 ③“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④打击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右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 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诸侯国,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皇帝制度 5.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6.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涨,至辽东,延变万余里。”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修筑的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第一次“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B.尧、舜 C.刘邦、项羽 D.大禹 8.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9.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10.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A.沿袭历史传统 C.加强思想控制 B.开创一代帝号 D.宣扬个人功业 11. 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卿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 A.郡县制巩固国家统一  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 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 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 12.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13. 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A.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C.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 14. 顾炎武认为“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柳宗元强调“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此其所以为得也”。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都认为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B.都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C.都强调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 D.制度的更替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 15.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