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6507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41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课时,格式,教学设计,梦想,铅笔
  • cover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课《一支铅笔的梦想》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一支铅笔的梦想》作为写作教学的主题,其教材设计旨在通过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探索不同角度的写作思路。教材以“铅笔的梦想”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合了想象作文与叙事作文的元素,鼓励学生从日常物品出发,构建出富有故事性和情感色彩的文章。通过分阶段的教学设计,如初步构建写作框架、细化情节发展、同伴互评与自我修改等,教材不仅注重写作技能的培养,还强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此外,教材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作品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为后续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针对《一支铅笔的梦想》这一写作主题,学生的学情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生对于想象类作文普遍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构思和创作。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学生在情节构思、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其次,学生在同伴互评和自我修改方面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巧,容易忽略文章中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对即将到来的作品展示环节充满期待,这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信心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以最佳状态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想象“一支铅笔的梦想”。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围绕主题清晰、生动地讲述铅笔的梦想。 为后续书面写作奠定基础,鼓励学生收集素材,构思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想象“一支铅笔的梦想”。 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围绕主题清晰、生动地讲述铅笔的梦想。 为后续书面写作奠定基础,鼓励学生收集素材,构思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一支铅笔,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吸引学生注意。 提问:“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学生回答:铅笔) “是的,这是一支普通的铅笔,但它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支铅笔的梦想》。”(板书课题) 学生行为: 观察老师手中的铅笔,认真听讲,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 师生示例对话: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铅笔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梦想呢?” 生:“它可能想成为画家手中的神奇画笔,画出最美的风景。” 二、启发想象(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播放一段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自己就是一支铅笔,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 “现在,让我们跟随铅笔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它的梦想吧。它可能想去哪里?会遇到谁?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学生行为: 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想象。 思考并构思铅笔的梦想故事。 师生示例对话: 师:“铅笔的梦想之旅开始了,它首先来到了哪里?” 生:“它飞到了彩虹上,用它的笔尖在彩虹上画出了彩色的梦。” 三、分享交流(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内容,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分享,并尝试从他人的故事中获取灵感。 适时引导学生丰富想象内容,如增加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学生行为: 举手示意,积极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 认真倾听同学的分享,思考并吸收他人的优点。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明,你来说说铅笔的梦想吧。” 生:“铅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