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0018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977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
  • cover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广西顶狮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陶器,其中完整的陶器有23件,还有大量蚌器、骨器和石器工具。此外,还发现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常见的干栏式建筑物遗存、独特的墓葬习俗“屈肢葬”遗存。材料可用于印证( ) A.中华文明多样性的特征 B.早期南方文明的先进性 C.早期南北文明的一体化 D.南方文明起源相对较早 2.秦汉时期,文书传递要记录时间,如果有遗失,应立即报告官府,并规定犯罪、年老体弱及不足信赖的人员,不能被派去送递文书。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国家治理体系完善 B.文书传送系统发达 C.法律制度异常严苛 D.文书传递严格规范 3.中唐以后,大量农民弃农经商,或者亦农亦商,农商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正所谓“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反映了当时( ) A.土地兼并的加剧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人地位的提高 D.抑商政策的废弛 4.表1所示为部分地区发现的辽代时期壁画。这可用于印证辽代( ) 表1 序号 地点 名称 1 河北宣化壁画墓群 黄道十二宫星相图、乐舞图 2 河北丰润天宫寺 人物飞天砖雕 3 辽上京遗址南塔 石质浮雕佛、飞天、迦陵频伽、菩萨图 4 巴林左旗前召开化寺 浮雕乐舞图 A.民族政策的开放包容 B.丝绸之路的恢复繁荣 C.文化艺术获得了发展 D.社会审美形态的转变 5.明朝永乐以后,开始在西南一些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如把贵州分为八府四州,“府以下参用土官,其土官之朝贡符信属礼部,承袭属吏部,领土兵者属兵部”。这一举措( ) A.加重了行政负担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造成了机构臃肿 D.保证了边地稳定 6.1867年,中英《天津条约》10年修约期限将至,恭亲王奕?就西人传教、经商等各种涉外事宜,提前征求各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的地方大臣的意见,指出“如能减一分之害,即可收一分益。……总宜竭力为之,俾勿疏漏,以期补救挽回”。奕?此举( ) A.利于维护国家利权 B.说明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 C.意在缓和中外矛盾 D.实现了清政府外交的转型 7.图1选自江西省农民协会在1927年出版的《农民画报》。这幅漫画意在( ) 图1 注:图中右上方文字内容为“我们辛‘苦’,他们(地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却吃得快‘活’,不把他们除掉,我们何以安生”。 A.激发农民的反封建意识 B.号召关注农民生活疾苦 C.宣传新的土地革命纲领 D.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8.鉴于滇缅公路的运力有限和运输成本过高,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滇缅铁路。1938年,中、美、英三国会商,签订了一项由美国贷款7000万美元,中、英两国各自在中国(云南)、缅甸境内修筑滇缅铁路的协定。这一决定( ) A.改变了云南交通落后面貌 B.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C.顺应了抗战形势发展需要 D.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9.1979—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6年间年均增长4.9%,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A.保障粮食安全成本较高 B.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C.生产关系调整保障粮食安全 D.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10.近年来,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建立或发展了双边或多边的关系网络,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同沙特、伊朗及海湾国家的各种联系,等等。尤其是中国在沙特、伊朗两个大国之间的成功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