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7709

第六单元单元写作任务 议论要有针对性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288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第六,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任务 议论要有针对性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之间的关系和议论文结构模式。 2.学会在议论性文章写作中做到议论具有针对性。 3.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技法指导] 议论文是针对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评论、辩驳析理和逻辑推演。议论文如果没有鲜明的针对性,就会陷入随意散漫、泛泛而谈的状态,会缺乏犀利的力量和深刻性,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么,写作议论文,怎样才能有针对性呢 一、针对现实问题发声 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就是指说理的关键在于要有利于时政而又意义正当。学生写议论文,也需要刘勰所说的“时利而义贞”,也就是要有正确的现实针对性。 议论文要有情怀、有温度。这体现为对现实问题发声,针砭时弊、痛斥丑陋、路见不平、振臂一呼、为大义公道摇旗呐喊、为国家命运出谋划策……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也。学生虽身在学校,也要心系天下,要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保持对生活的热忱和敏感,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问题、提炼话题、深入探讨。 古人的名作《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看似都在议论秦并六国的历史,其实都是从各自角度影射当时的现实问题。贾谊身为儒生,在《过秦论》中有“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提出要以此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铺排宫中生活的极度奢靡,针对的是唐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苏洵创作《六国论》,则是针对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这些文章既体现了文人对社会弊病强烈的痛责,更是他们对民族国家深沉的热爱。 二、针对问题深挖根源 发议论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透彻研讨,还要熟谙攻破论述的难点,挖掘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如文化源流、道德、人性、信仰、法律等。这也就是刘勰所说的“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究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只有辨明根本,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文章分析问题停留在就事论事、证明推导的层面,论述就不痛不痒,缺乏切中时弊的痛快和当头棒喝的警醒。 如北京市高考作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的一篇考场作文的句子:“遥远从春秋和秦汉中走来的祖先们,千年前便是这样的呼喊;我们身后,一代代黄土地上的黄皮肤,还要在这样的呼喊中走下去。于是,老腔以其最真挚浓烈的情感,唤回了我们几要丢失的生命成色———农业的、土地的成色。在久久的震撼中,我们的人生得以丰富完整,我们将自己投入大历史观的川流中,觅得内心的声音。” 作者认为老腔令人震撼,不仅在于它散发着自然的原始野性,蕴藉着关中的文化气韵,更在于它传承了华夏的历史血脉与民族性格,文章论述逐层深入,说理透彻,见解不凡。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由结果到原因、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由自身到家国的推演过程,也就是深入分析。 三、针对观点展开论证 学生的议论文习作常出现论述散漫游离、针对性不强的毛病。为了将道理阐述得深邃通达,避免写得支离破碎,要做到思想和道理统一、文辞和思想统一,也就是所谓的“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 为了使论证与观点密切结合,写作时可有意识地将论据和观点的关键词对应。在题为《论青年精神》的文章里,作者这样阐述“青年精神”的意义:“青年精神,使得青年懂得为己之时代的国家作贡献。是辛亥革命中不惧牺牲之青年精神,奏起推翻专制统治的号角;是新文化运动中敢于批判之青年精神,发出厘清传统文化之火光;是抗日战争中捍卫中华尊严之青年精神,使得江南塞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