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95138

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0.5测量导体的电阻(1)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8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改版,物理,九年级,一册,10.5,测量
  • cover
第5节 导体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电阻的原理,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体验测量电阻的过程中,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电路连接以及测量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操作、保护用电器的意识,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电路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正确理解影响小灯泡电阻和定值电阻的因素。 教学准备 电池组(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及灯座、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向学生出示实物:小灯泡和定值电阻。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它们的阻值。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自主导航 1.求电阻应用公式: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2、连接电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连接,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_____处。 3、电压表、 电流表的连接时要注意 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位置。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研学质疑 探究实验一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_____ 。 2、实验器材:_____ 。 3、实验电路图: 进行试验 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5V、2V、1.5V,读出电流表的值,填入下表。 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和平均电阻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平均电阻/Ω 1 2 3 数据分析与处理: 1.利用公式R=_____,计算出电阻值,并求出平均值。 2.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 探究实验二 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按照上述实验电路把定值电阻还换成小灯泡,按照实验一的步骤我们继续再来测量一下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亮度 1 2 3 注:(每个灯泡的金属口上都标着它正常工作的电压。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该电压值,测量时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获得几组数据。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答案,电阻的大小相同吗?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达到标示值的1.2倍以上,否则会烧坏灯泡。) 数据分析与处理: (1)分析小灯泡的电阻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电压越高时,电阻也越_____,这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的说法是矛盾的,其实影响灯泡的电阻大小的根本因素是灯丝发光时的_____,电压越高时,电流也越大,小灯泡的亮度也越高,即灯丝的电阻随着_____的升高而_____。(如果在改变电压,电流时能保持灯丝温度一定,则灯丝的电阻仍不会改变。) (2)正是因为灯丝电阻在不同电压,电流下(实质是灯丝的_____不同)本身就不同,所以,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不同情况下的电阻计算平均值,以得到灯丝更为准确的电阻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