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播放视频)河长制推行五年成效显著 观看视频,说一说河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我国推行河长制,有哪些优越性? 2016 年 12 月,国家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统治理,出现问题可通过河长来协调、调度和监督。2018 年,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 1、查阅资料,说一说河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①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②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③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 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是为了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而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等,用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重要性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现 状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环境标准和国际公约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涵盖范围 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门类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概况 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地位: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是环境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梵净山国际自然保护区 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现状: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近60项,体现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对全球环境保护责任的承诺和担当。 参与情况:我国在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积极务实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确保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种类:气候变化、臭氧层保护、固体废物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3、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者环境要素颁布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3、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3、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如《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 3、环境保护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为的法律尺度,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