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00899

16《孤独之旅》说课稿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502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孤独之旅,课稿
  • cover
《孤独之旅》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我说课的课题是《孤独之旅》,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有章可循【析教材】 《孤独之旅》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辍学后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恐惧、孤独到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重点是使学生从陌生空旷的自然环境和恐惧孤独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中理解“孤独”的涵义,教给学生一种勇敢,豁达的人生态度。 有理有据【析学情】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是语文基础,通过本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两篇小说的学习,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知识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的程度不同,适当的教学能帮助孩子把握主题。 有的放矢【说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及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我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重点) 3、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重点) 4、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孤独中的成长。(难点) 独辟蹊径【说方法】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演读、合作交流等方法为主,配合老师适时点拨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课前我会下发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预习并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2分钟) 情景设置:本学期下旬,学校将开展主题为“闪耀青春·拔节生长”的艺术节展演活动。我们班准备选用《孤独之旅》作为脚本,改编为舞台剧。班级内需要编剧、导演、舞美以及宣传四个组分别完成以下任务。 编剧:梳理故事脉络,拟定剧幕名称 导演:把握心理变化,挑选剧本演员 舞美:赏读环境描写,设计舞台背景 宣传:创写宣传海报,激励少年成长 各位电影人,我们一起出发创造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形式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任务一:梳理故事脉络,拟定剧幕名称(5分钟) 将这篇文章搬上舞台,作为编剧你需要先分剧幕梳理出具体的情节。舞台剧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剧幕。请仿照示例,为每一个剧幕拟定名称。 开端:无奈失学,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至芦荡 高潮:遭受磨难,雨夜找鸭。 结局:鸭子下蛋,小康长大。 (根据课前预习,学生能很快完成任务,节省课堂时间,) (三)任务二:把握心理变化,挑选剧本演员(16分钟) 通过对剧幕标题的拟定,我们发现舞台剧将围绕杜小康放鸭这一明线展开,但其实还有一条暗线与之并行。 齐读阅读提示第2段,说说我们的舞台剧表演还应紧扣哪条线索展开? (学生能准确把我“心理变化”这条暗线,随后我再设计下面两个活动去探究) 活动一:揣摩人物心理(11分钟) 这一趟旅程围绕“孤独”展开,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孤独”呢? 快速阅读1-30段并以下面的格式来说一说。 我从_____中发现杜小康的孤独来自于_____ (让学生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中,找3-5个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随后师总结: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杜小康的孤独,我们来总结一下,全班齐读:杜小康的孤独来自———孤独来自失去交流,来自恐惧环境,来自恐惧未来。 这种孤独,既有空间上的孤独,更有心理上的的孤独。 面对这些孤独,杜小康的心理状态如何?跳读课文,根据时间变化圈画出直接体现主人公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句,完成导学案中的表格。 (2分钟填写,一生直接分享。老师及时点评) 师: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杜小康的心理变化:从一开始的逃避到慢慢习惯到面对孤独,最后惊喜收获。(边讲边板书:逃避、习惯、面对、乐享) 活动二:演读人物台词(5分钟) 主人公的心理最外化的表现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