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0648

人教版七上《河中石兽》达标训练及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7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河中石兽,达标,训练,答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    ) (2)阅十余岁  (    ) (3)曳铁钯  (    ) (4)湮于沙上  (    ) (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    ) (6)如是再啮  (    ) (7)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 (2)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文: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 【出处:21教育名师】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5.填空。 (1)本文作者纪昀,   代文学家,作品有笔记体小说集  。 (2)《河中石兽》一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 阅读《河中石兽》全文,回答6~10题。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  (     ) (2)竟不可得  (     )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1教育网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 8.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9.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答: 21cnjy.com 10.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 21·世纪*教育网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3题。 哀 溺 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 出卷网,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21*cnjy*com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永之氓咸善游  (    ) ②中济,船破,皆游  (    ) ③有顷,益怠  (    )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译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何不去之 译文: 21·cn·jy·com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译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2-1-c-n-j-y 答案解析 1.答案:(1)倒塌 (2)年 (3)拖着 (4)埋没 (5)讲学,教书 (6)侵蚀,冲刷 (7)通“癫”,疯狂 (8)依照【版权所有:21教育】 2.【解析】选D。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项“之”为结构助词“的”。 3.答案:(1)过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3)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4)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4.【解析】选D。只有老河兵的见解是正确的。即“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答案:(1)清 《阅微草堂笔记》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