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16678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7140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基础主干落实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主要方法 ———盐田法” (1)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 蒸发 池和 结晶 池。 (2)流程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 (3)母液: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液体,也称“ 苦卤———,从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2.结晶 (1)概念: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 晶体 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蒸发结晶:像海水晒盐,经日晒、风吹等,使溶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 逐渐增大 ,直至形成 饱和溶液 ,继而析出晶体。  【微点拨】 ①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②粗盐是混合物,其中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因此易潮解。 二、粗盐的提纯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粗盐加水 溶解 后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后得到固体杂质和滤液,将滤液通过 蒸发 结晶,得到NaCl晶体。 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1)流程图 (2)加入试剂的作用 ②氯化钡———除去 Na2SO4 ,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SO4===BaSO4↓+2NaCl 。 ③氢氧化钠———除去 MgCl2 ,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 Mg(OH)2↓+2NaCl 。 ④碳酸钠———除去 CaCl2、BaCl2 ,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 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 。 ⑥盐酸———除去过量的 Na2CO3、NaOH ,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 2NaCl+H2O+CO2↑,HCl+NaOH===NaCl+H2O 。 3.食盐的用途:是重要的 调味品 和食品添加剂、化工原料。  【导·思】 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时,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CaCl2,同时除尽步骤②中引入的新杂质BaCl2。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海水“晒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海水“晒盐”剩余的母液一定是食盐的饱和溶液。(√) (3)除去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去。(√) (4)粗盐提纯时蒸发操作要蒸发到固体完全析出时才能停止加热。(×) (5)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时,碳酸钠必须要放于氯化钡的后面。(√)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一 海水制盐 【典例1】(2023·淄博中考)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海水晒盐是利用光照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海水晒盐析出粗盐后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析出粗盐后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考点二 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典例2】实验室有一瓶除去难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氯化钙。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晶体,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向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依次加入的目的是 除去MgCl2、CaCl2和过量的Ca(OH)2 ,写出两种盐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 (2)实验过程中,用到的操作有 溶解、过滤、蒸发 ,得到食盐晶体时,应在 蒸发皿 中进行,得到食盐晶体的操作中, 等到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 停止加热。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盐酸能否加过量 能 ,原因是 最后蒸发结晶时,氯化氢可以挥发除去 。  【借题发挥】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4)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为什么  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过量的钙离子无法除去 。 (5)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都会用到玻璃棒,作用分别是 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液体溅出 。 (6)最后得到的食盐的质量比粗盐样品中食盐的质量 大 ,为什么 加入试剂除杂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氯化钠 。  【方法点拨】 解答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题目应明确以下三点 1.在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过程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