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22699

2.5科学探究:电容器(教学课件)——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共30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6560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科版,30张,第三,必修,2019,物理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静电力与电场强度 2.5 科学探究:电容器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PART.1 PART.2 PART.2 PART.4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学习目标 经典例题 目录 CONTENTS PART.2 PART.4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水可以用容器储存起来,电荷也可以用一个“容器”储存起来。图中的元件就是这样的“容器”———电容器。那么,它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它是怎样“装进”和“倒出”电荷的呢? 电容器 一、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当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的两极板连接电源时,电容器充电,两极板会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如图(a)所示。 能储存电荷的电学元件称为电容器(capacitor)。两块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可组成最简单的电容器,即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间存在电场,电荷因受静电力的作用而储存在极板上。当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板通过电流计接通时,电路中会形成瞬时电流而发生放电,使两极板的电荷中和而不再带电,如图 (b)所示。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实验目的:观察了解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解电容器、直流电源、电流计、电压表、电阻、单刀双掷开关、导线。 1.充电过程:电子从电源的负极出发,流向下极板,电子从上极板出发流向电源正极(电子定向移动),导致两极板带等量异号电荷。 (1)电流表指针右偏,说明有顺时针的电流; (2)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极板失电子,带正电;与电源负极连接的极板得电子,带负电; (3)极板间形成从上到下的匀强电场; (4)充电时,电容器储存电场能; (5)充电完毕,电流表指针回到原位,电路中电流为0。 2. 放电过程:用导线将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接通,电子从负极板出发,流向正极板,两极板电荷发生中和,最终不带电。 (1)电流表指针左偏,说明有逆时针的电流 (2)放电时,电容器储存电场能放出; (3)放电完毕,电场极板间电场为零;极板所带电量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两极板之间电压为0。 3.充电(放电)过程中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充电过程 放电过程 充 电 放 电 电流方向 电 压 电 荷 量 能 量 电源正极流向电容器正极板 电容器负极板流向电源负极 两极所带电荷量增加 两极间电压逐渐增加 直到与充电电压相等 电源的能量转化为电场能 电容器正极板流向 电容器负极板 两极所带电荷量减少 两极间电压逐渐减小 直至为0 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 设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和距离一定,讨论以下问题: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场强与电容器的带电量有什么关系?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与场强有什么关系? 你能通过推理,得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与电容器带电量的关系吗? 不同的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是不同的,为了描述电容器这种能力的异同,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容“。 二、电容器的电容 1.电容器充电后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Q -Q 两极间有电压U 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叫电容器的电压。 电容器的带电量Q越多,电压U越高。 2、电容的定义: 电容的定义式: 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用C表示 4、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3、电容的单位: 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微法(μF)和皮法(pF) 1μF=10-6F 1pF=10-12F 静电计:静电计本身是一个电容器。当指针所带的电量越多时,指针的打开角度就会越大,指针与壳之间的电势差也就越大。 让静电计的金属球与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导线相连,当电荷停止运动后,静电计球与壳间的电势差就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相等。 从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