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42356

五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0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cover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歌意思。 2.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走进诗人内心,感受诗人的喜悦,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许许多多诗人因为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而名垂青史,你们知道“诗圣”是谁么? (杜甫) 知诗人 交流大家知道的杜甫的诗。 出示杜甫资料,生读。 杜甫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不愧为一代“诗圣”,那么他的诗后人称为“诗史”,这样讲是有原因的,因为杜甫生活的时期是唐朝由兴盛到衰败的转折期,杜甫的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比如他非常有名的“三吏”“三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也是在唐朝衰败时期写的,但却一改他深沉悲壮的旋律,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3.齐读课题,读出快诗的感觉。 4.解题。 “闻”是什么意思?谁听说了什么?“河南河北”指的是什么? (闻:听说 河:黄河) 在古诗中地名和今天的很有可能不太一样,大家遇见时要简单驻足留意。 谁来完整地说说题目的意思? (杜甫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消息) 读诗文 (一)读准字音 1.自由读 2.指名读 重点指导“裳”的读音 3.同桌互读,互相检测 (二)读出节奏 1.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老师给这首诗划分了节奏,斜线处是停顿。大家看红色字“裳“狂”“乡”“阳”,有什么发现? (都有韵母ang,ang就是这首诗的韵脚) 2.师范读,个别读,齐读 明诗意 1.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些词的意思和现在有点不一样? (河南、河北、衣裳、涕泪、妻子、青春) 2.弄明白了古今异义词,请结合课下注释和和插图,同桌两个交流这首诗的意思。 (同桌代表汇报,一学生完整汇报) 悟诗情 1.理解了诗意,诗中哪个词最能反映作者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心情? (喜欲狂) 板书:喜 2.杜甫为什么会欣喜若狂呢? 出示背景资料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唐王朝正在经历着什么?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占领了河南河北,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洛阳沦陷了,国都长安也沦陷了,皇帝唐玄宗见抵抗不了,只好出逃,皇帝和大臣都在逃,百姓也跟着逃,杜甫就在其中,他辗转漂泊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亲眼见证了国破家亡,亲眼见证了百姓流离失所,昔日的繁荣盛世不复存在,昔日的歌舞升平一去不返,有的只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的山河。最后,他逃到了剑外,也就是现在的成都,和他的家乡相隔数千多里,一待就是八年,我们来看看他在这八年中所写的诗。 3.出示《春望》,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景,感受到杜甫的伤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受战争的残忍,亲人分离的痛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头发越来越稀少,杜甫的忧愁) 追问:令杜甫伤心、忧愁的是什么? (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民不聊生) 小结:令杜甫忧愁的是国家,令杜甫不安的是百姓。 板书:忧国忧民 4.出示《登岳阳楼》诗句 当杜甫登上名满天下的岳阳楼,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是看不到却可以想象到的战火,对心系家国的诗人来说,想到社稷和人民都将遭此磨难,自己又自顾不暇因而无能为力,他怎能不老泪纵横?“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生读——— 5.出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句 这一年秋季,大风雨来临,杜甫草堂那屋顶的茅草被狂风刮走,屋内漏雨,妻儿难眠,但让杜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不仅仅是自己家的处境,他还想到了那些在战争中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的读书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生读——— 过渡:同学们,杜甫在乱军横行、生灵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