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48046

1.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5-02-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4855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训练,课时,同步,一册,必修,2019
  • cover
1.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分类 B.比较 C.观察 D.实验 2.下列关于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应保存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 B.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C.一小块钠投入水中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 D.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3.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置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 B.金属钠可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和Cu C.绿豆大小的钠投入水中,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钠银白色切口在空气中变暗,有人认为氧气不足生成氧化钠,若氧气过量生成过氧化钠 4.对于下列事实和相应解释有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钠保存在煤油中 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B 将一小块儿钠投入饱和NaOH溶液中,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数目增多 钠与水反应有NaOH生成,所以溶液中数目增多 C 用无锈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 待测液一定含钾元素,可能含钠元素 D 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 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结果 A.A B.B C.C D.D 5.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下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形成过程: B.a→b→c→d转化均为氧化反应 C.c是一种新的自来水消毒剂 D.d不稳定,容易分解 6.硫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合成硫酰氯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已知:①; ②硫酰氯熔点为-54.1℃,沸点为69.1℃,易水解,100℃以上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 ③樟脑的沸点为2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甲中所盛液体为浓硫酸 B.干燥管中所盛药品为无水,其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乙中 C.反应过程中三颈烧瓶会发烫,可用湿毛巾适当降温 D.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法将硫酰氯分离出得到粗品 7.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小的钠放入水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热量 B.烧杯中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C.绿豆大小的钠沉至烧杯底部 D.产生一种助燃性的气体 8.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B.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C.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能与反应生成 9.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发展遵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统一”的哲学原理的是( ) A.钠、锂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B.在锌一铜稀硫酸原电池中铜极产生大量气泡,锌极产生微量气泡 C.在和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沉淀和少量气体 D.煮沸含、的自来水,生成和 10.某小组同学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 ) A.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 B.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预测)→比较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 C.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D.实验→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11.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某实验小组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X可以是漂白粉或 B.装置连接顺序是c→a→b→e→d→f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