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898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13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 cover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设计的一节课。在上一章中,教材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教学。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进一步熟悉理论,增强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效果。 教材在本节以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为载体,建构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模型,为学生后续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等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介绍了铁等金属,学生初步接触了金属的研究方法,已经可以从金属活动性顺序入手思考金属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二是学生已经学习过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钠的化合物知识,以此展开,继续深入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构建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会比较容易;三是借助于第一章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运用物质的分类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反应的分类,预测、分析并学习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会从分类的视角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及其变化。 【教学目标】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了解与纯碱有关的化学史,感受化学工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体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难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的本质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大屏幕上为大家展示的是一张邮票,我们看到这张邮票上有位名人,什么样的人可以印刷到邮票上呢?对,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人民做出特殊贡献的人。这位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提到侯德榜就一定要讲讲“侯氏制碱法”。早在18世纪20年代,只有英国苏维尔一家公司在我国卖纯碱碳酸钠,因为只有一家,他们想涨价就涨价,最贵时一两黄金换一两纯碱。为了不受制于人,爱国实业家黄旭东邀请远在美国的侯德榜回国研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侯氏制碱法”应运而生,结束了我国食用碱靠进口的时代。 名人的事迹要代代相传,名人的精神要发扬广大。对于高中生的我们,首先要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起学生共鸣 通过名人故事的讲解,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是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的一种手段。 【讲解】研究物质的性质我们首先要研究物理性质。我们知道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通过探究实验2-4完成下面关于物理性质的比较。 【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g),观察二者的外观并进行描述。 【讲解】 1.很明显,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用手摸要细腻一些,这是它们外观上的区别,接下来,向以上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 2.看来碳酸钠的溶解度要大一些。再请同学们触摸一下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碳酸钠试管底部发热,说明碳酸钠溶解在水中是放出热量的,它比碳酸氢钠要热情一些。 我们继续向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看来,碳酸钠虽然外观没有碳酸氢钠细腻,但是溶解度大,溶解时放热,显然要比碳酸氢钠更合群、更活泼一点。我们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滴酚酞溶液,测测它们的酸碱性强弱。 【提问】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显碱性,能不能说它们都是碱? 【讲解】不能,因为碱的定义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很明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电离出的不是氢氧根。所以,不能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碱,它只是具有碱性,属于盐类。 【小结】简单总结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