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实践与体验 品读革命诗词 厚植红色基因 (川教版)七至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四川革命诗词,理解其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感及鉴赏能力,提升综合理解力。 01 02 03 04 应用分类方法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四川革命诗词,提升信息处理和逻辑应用能力,强化知识组织技巧。 通过个人创作诗歌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革命历史的感悟,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力。 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体验革命历史现场,加深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我们的家乡四川,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流传着许多激动人心的革命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在诗词品读中厚植红色基因吧。 探究新知 收集制作卡片,了解四川革命诗词概貌 活动一 四川革命诗词包括反映四川革命斗争和建设发展的诗词以及革命时期四川籍诗人的诗词等。 探究新知 收集制作卡片,了解四川革命诗词概貌 活动一 任务1:根据对革命诗词的理解,和同学讨论所学过的诗词中哪些属于四川革命诗词,并写出诗词篇目。 七律·过大渡河(陈毅) 万里长征乃始终,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渡桥横铁索寒,干戈寥落四周星。 红军巧渡金沙水,飞兵独取泸定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探究新知 收集制作卡片,了解四川革命诗词概貌 活动一 任务1:根据对革命诗词的理解,和同学讨论所学过的诗词中哪些属于四川革命诗词,并写出诗词篇目。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探究新知 1、学过的诗词中哪些属于四川革命诗词? (1)《长征》(节选)———毛泽东:这个诗歌节选部分可能会出现在教材中,描写红军长征所经过的艰险历程,其中包括了四川的峻岭。 (2)《七律·长征》———毛泽东:此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过程,包括了红军翻越大雪山、飞渡大渡河的情景。 (3)《长征谣》———现代革命民谣:这些革命民谣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跋涉,包括了四川的部分行程。 (4)《江城子·率众跨汀江》———杨成武:杨成武将军在红军长征期间写的这首诗,反映了红军过境四川时的英勇精神。 议一议 探究新知 收集制作卡片,了解四川革命诗词概貌 活动一 任务2: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纪念馆、革命人物纪念馆(故居)]等收集四川革命诗词。将你收集的诗词整理制作成资料卡片。和同学比一比谁制作的诗词资料卡数量多,内容全,形式好。 诗词作品 收集理由 带镣行 刘伯坚 作者刘伯坚是四川籍的中 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1935年,作者与国民党军 作战时负伤被俘,后在狱中 写下该诗。 诗作鲜明地表达了为工农 解放不怕坐牢杀头的坚定革 命意志。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庾县(今江西大余县) 狱中带脚镣经大街移囚绥署候审室。 探究新知 收集制作卡片,了解四川革命诗词概貌 活动一 任务2: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纪念馆、革命人物纪念馆(故居)]等收集四川革命诗词。将你收集的诗词整理制作成资料卡片。和同学比一比谁制作的诗词资料卡数量多,内容全,形式好。 诗词作品 收集理由 示儿车向忱 作者车向忱是四川籍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生于四川省南充县。 此诗写于1929年,反映了车向忱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和革命斗志。 诗作通过描写个人经历,鲜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