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55139

2.2《红烛》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01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红烛,练习,答案,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2.2《红烛 》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学了闻一多的《红烛》,了解了他的生平,请你参考下面的颁奖词示例,为闻一多先生写一段简洁流畅的颁奖词。不超过300字。 下面是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的颁奖词: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2.下列对课文《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 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 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B.闻一多,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提倡自由体诗。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C.闻一多的诗集《红烛》题材广泛,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 D.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人有时候很多无奈 的心情都是自作自受,给自己一点空间,给未来一点期待,生活才会更加自由洒脱。 ②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去铸炼自己高尚的情操, 自己的文化素养。 ③看看博友,或婉转缠绵,或热烈激扬,或平实可亲,或高贵典雅,如行云流水,总是让我驻足 。 A.彷徨 积淀 留连 B.徜徉 积淀 留恋 C.彷徨 沉淀 留恋 D.徜徉 沉淀 留连 5.下列关于《红烛》一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烛啊”这一句在诗中共出现了九次,每一次出现都使诗歌的主旨进一步深入,感情进一步升华,而且使全诗层次分明,节奏感强。 B.诗歌开头就写到“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鲜明地表达了诗人以红烛自比,借红烛燃烧自己,奉献光明的形象来表达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 C.本诗语言凝练,感情充沛,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红烛,形成直接而强烈的情感交流,更显出感情的炽热和赤诚。 D.本诗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增添了这首新诗的古典气息,这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6.学了闻一多的《红烛》,再结合他的事迹,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来表达对他的纪念和崇敬之情。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创作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在20世纪末澳门回归祖国时唱响中华大地。 B.《红烛》写于1923年,是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死水》是诗人的第一部诗集。 C.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D.闻一多热心于新诗的创新与理论研究,积极倡导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都产生深远影响。 8.下列对《红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烛》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体现了诗人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 B.红烛要用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