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导入 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疏通文意,初步读懂诗歌内容; 2.反复诵读,感受诗人以月为核心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3.分层品读,品味美景,体会其中寄寓的情怀和哲思; 了解诗人, 初步感知 活动一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师、诗风近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 走近诗人 《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日本汉学家:“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古今评说 反复诵读, 感受意境 活动二 春 江 花 月 夜 “春”出现4次 “江”出现12次 “花”出现2次 “月”出现15次 “夜”出现2次 月 题中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划分层次 提示: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生 月斜 月悬 月落 月是诗之魂 分层品读, 品味诗情 活动三 初读文本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思想变化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随着月的变化,从描写内容上可分几层?各层写了什么? 春江花月夜 画意 哲理 诗情 月下之思(9-16) 月下之情(17-36) 月下之景(1-8) (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 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 由月之“照人”,引发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 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第二部分(月下之思) 第三部分(月下之情) 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月下之景) 1~8句 9~16句 17~36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任务1:春江花月图中,前八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⑴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月下之景 “共”,强调了春江和明月的天然联系。 “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极富动态美。 “滟滟随波”将月光与与波光描写的细致入微,化静景为动景显得十分形象生动. 明月与离合相联系,使离人更渴望亲人团聚。运用反问的修辞,更突显了离人的相思之苦。 江流宛转绕芳甸⑵,月照花林皆似霰⑶; 空里流霜不觉飞⑷,汀上白沙看不见⑸。 【译文】: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