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55775

3.3 小脊梁 大希望 教学设计2

日期:2024-05-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1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脊梁,希望,教学设计
  • cover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重温5.12汶川地震的惨烈,激起孩子们对汶川人民的同情和对地震中英雄少年的敬佩之情。 2.学习抗震救灾中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培养学生在灾害面前机智勇敢、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3.增强学生“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爱国意识和信念,肩负起民族未来的希望。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脊梁,大希望》一课,以抗震救灾少年的英雄事迹为线索,以“多难兴邦”为活动突破口,以“少年强则中国强”来升华主题,引导学生感受灾害中同龄人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激励起当代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的每一个活动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的层面来展现抗震救灾少年们可歌可泣的壮举。这堂课,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汶川地震后的废墟,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灾难的无情,为学文铺下情感基础。其次,通过小组交流抗震救灾少年们无私无畏的壮举,并填写表格汇报,让学生感受英雄少年们临危不惧、坚韧顽强、沉着冷静、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感受英雄少年对死亡的藐视,对险境的淡定,对他人的无私,对逆境的坚强,并产生敬佩之情。再次,理解温总理提出的“多难兴邦”的含义及提出的原因,培养学生在灾害面前机智勇敢、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突破本课的难点,。最后,以“少年强则中国强”来升华主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指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担负起社会责任,与他们一同担起中国的希望,引导和激励学生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抗震救灾中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培养学生在灾害面前机智勇敢、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以“多难兴邦”和“少年强则国强”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向英雄少年一样,勇于担当,肩负起民族未来的希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 教学准备:搜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 一、重温历史,揭示课题 1.你记得这个数字吗?看到这个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课件出示5.12) 2.展示汶川地震后的惨烈画面,感知灾难的无情。 3.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小脊梁大希望》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二、交流事迹,学习品质 1.聚焦林浩 (1)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个镜头(出示照片) 你们认识他们吗?为什么安排林浩与姚明领着代表团进入“鸟巢“? (2)请同学介绍林浩的事迹 (3)讨论:林浩的那句“因为我是班长!”在地震生死抉择的一瞬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板书:责任) 2.关注抗震救灾英雄群体 (1)教师谈话:小林浩在5.12地震中表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相对称的成熟,冷静,勇敢和大气让人钦佩。在那一次大地震中。涌现了许多像林浩那样在灾难面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英雄少年。 (2)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大地震中少年英雄的事迹和照片。 (3)小组成员推荐评选“我心目中抗震救灾小英雄”并写好相应颁奖词。 (4)随机穿插学习陈浩事迹《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 读故事———对比体验———谈感受 (5)教师小结:同学们推荐的“心目中的抗震救灾小英雄”的事迹让人感动,他们勇敢、坚韧和担当,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名副其实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板书:勇敢 担当) 3.齐读“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抗震救灾师生群体“颁奖词” 三、多难兴邦,激发情感 出示新闻资料:北川中学在废墟中复课,孩子们含泪上课 教师讲述温总理到北川中学临时校舍视察的经过。 你知道“多难兴邦”的意思吗?温总理为什么要对地震灾区的学生写下“多难兴邦”? 小结:当灾难无可避免时,我们迎难而上,守望相助,灾难在折磨我们的同时,也留给了我们更难得的东西。他激励我们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