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年画 年画与过年是什么关系? 第一,年画反映过年的理想生活。也就是说,没有过年的理想生活,就没有年画。 第二,年画创造过年的理想生活。 一,年画反映并且营造过年的活动过程。 过年,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天就过完了。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过去怎样过年。我们从年画中看看过去是怎样过年的。 《同乐新年》这幅画表现了清代北方新年时的各种民俗活动。这幅连环画形式的年画,由八幅画组成。表现了过年的主要活动。 同乐新年 这幅作品看时由右至左,由上至下。 第一幅:风调雨顺。画中一老者向“天地三界”的牌位拜谢,过年第一件事就是祭拜神灵。祭拜“天地三界”象征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第二幅:辞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是祭灶。所谓过年,就是从祭灶开始的。祭灶,就是说,灶王爷今天到天上去,除夕回来。祭灶这一天,全家要送灶王上天。画面上表现一家人恭恭敬敬送灶王上天。 第三幅:国泰民安。画面上表现的是正月初二接财神的情景。一人跪在地上,恭迎增福财神。 第四幅:年夜饭。过年时生活大为改善,一家人在吃饭、喝酒、放炮。 第五幅:敬祖先,一对夫妇,在过年时敬祖的情景。 第六幅:花炮连天。儿童在年夜饭后欢快地放炮。 第七幅:“兄友弟恭”,表现了新年时兄弟二人同贺新年、相敬相爱的情感。 第八幅:“夫妇拜节”,过年之后,妇女要回娘家探望父母并且拜年。第七、八幅画都是表现过年的和睦、团圆。 过年从腊月23日祭灶这一天开始的。 古人认为,烧火做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管理灶火的是灶王。他是一个神仙。每年腊月23日离开这一家,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善恶行为,到了除夕的晚上,灶王就回到这一家。所以,当灶王爷上天时,要隆重地欢送。欢送灶王爷的时候,要请他吃关东糖。因为关东糖很粘,会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能说这家的坏话。 《赐福生财灶王》,祭灶时,要贴灶王爷像,这是其中比较豪华的一幅。是分上中下三段的灶王图。上段中间为赐福财神,两旁有童子展开卷轴,中层为灶王夫妇和侍从。下层为宅神,两边有文官、武将、马夫、侍从等等。全图共32人,构图饱满,既有装饰性,又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赐福生财灶王 过年的高潮是除夕。 《过新年》,这幅画表现了阖家团圆,燃放花炮;供奉天地神仙;贴春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门外有财神送财宝。最上面有字:今年丰收太平年,全家老少得平安,欢欢喜喜过新年。 过新年 过年的尾声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又叫“灯节”,“元宵节”。图中有十个童子,其中五个儿童手提各种灯笼,前面的五个儿童,中间的那个儿童手举鳌头灯,其余四个儿童敲锣打鼓,寓意“独占鳌头”的意思。这幅作品表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儿童们欢快的情景。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之后的节日,就是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日,是中和节,在这一天,皇帝要率领百官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比如,在北京的先农坛耕种。画面上皇帝穿黄袍,扬起鞭子,在赶牛耕地。后面,有一个官人举着伞盖,文武百官恭立两旁,皇后坐在辇上,一个太监往那边推车。前面有仪仗队,非常热闹。画面上题词道:“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九卿四相头前走,八大朝臣在后头,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 二,年画表现和营造了过年时的吉祥喜庆的氛围 过年是吉祥喜庆的,年画,表现了吉祥喜庆,也带来了吉祥喜庆。 《鸡鸣富贵》,一对眉清目秀的童子,一个抱五彩公鸡,一个手握鲜艳牡丹。那公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争,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