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汉字书法艺术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一般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出土,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现存故宫。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风格遒劲凝重。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篆书的笔法相对其他书体而言比较简单,主要由粗细均匀的横竖线条,斜线条,弧线组合而成。具体来看,大篆的主要特点是图饰性强,强调更多的是象形,因此字体结构多参差。而从秦代小篆开始,中国文字在结体上有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整齐,流畅,圆转,比大篆更为概括,在书法美学上亦有特别的价值。 甲骨文又称卜辞,是商代,西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从书法艺术角度讲,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等诸多要素。从书法用笔角度看,殷商时期刻工用刀如用笔,已能表现出书法的某种用笔特征。在甲骨文中还有用墨或朱砂书写的某些文字,表明这个时期已经有了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 甲骨文有直接契刻的,也有先书后刻的,由于工具相对简单,因而用笔方折,线条瘦硬劲健,结体窄长多变,章法因势而成。字形上则保留着极强的象形特征,时代越早,图形化越明显,时代越晚,线条变化越显著。 篆书书写指导 篆书书写指导 小篆 仔细观察,小篆有什么特点? 先中间后两边 左右分写 增减笔画 书写笔顺 练习一: 篆书笔画练习。 篆书的结字原则 练习二:查书法字典,用小篆写自己姓名。 http://images.gg-/dictionary 汉语字典/书法字典/中华博物